央视连播3天,只为武汉这个地方
这几天天气太好了,想出门去浪。 走在昙华林街头,彩色墙绘被暖阳加上柔光滤镜,街角奶茶店泛着青春味的酸甜,百年老宅屋角上的风铃声,似乎和百年前一样清脆。 最近,央视也把镜头对准了昙华林。 从今晚19:25起,纪录片《昙华林》将在CCTV-9连播三天。作为武汉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昙华林见证了城市的百年变迁,也成为一代人不可替代的美好记忆。
昙华林纪录片即将播出之际,我们找来了一位在昙华林居住了7年的摄影师张丹,他用镜头记录昙华林的日常,也留下了最有温度的城市记忆。
每个在昙华林的人,都在用自己的观察记录昙华林,其中也许有你。 华林其实远不止你路过的主街,还包括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公里。
昙华林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恰似武汉老城往日的缩影。
次第排开的各式建筑里,蕴含着老武汉人的日常生活。 巷子口马道门,看那光着屁股手扬透明塑料袋,当作超人披风的孩童,欢快的来回奔跑追逐着同伴,是否唤起你儿时在家门口疯闹嬉戏的记忆。
;
△ 2009年以后,大水的店、绘吧、昙华青年、李小姐的花心茶坊等小店涌入昙华林,文艺的生活方式便逐渐成为昙华林最知名的标签。
/// 张丹说,虽然在武汉生活多年,但是了解武汉,却是从昙华林开始。 在这里处处都能看到历史的痕迹。 50处百年老建筑,无声中述说武昌城的过往。走在斑驳的石砖路上,仿佛还残留老舍和阳翰足印的温度。 1921年建成的翟雅阁,现变成博物馆,在二楼看美术展,能回想起身着中山装的郭沫若。
湖北美术学院、十四中、湖北中医药大学……你和我的青春时代,就在昙华林的一砖一瓦里。 再没有一条街,像昙华林这样多元,新与旧融合,未来与过去相遇。 今晚,从央视的镜头,再看昙华林。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