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明年加速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确保5所学校投入使用 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汉阳明年加速释放更多民生红利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12/31/40748445-87ea-4f56-b28d-eae80376c9a4.jpg.1蓝天碧水,汉阳墨水湖风景如画
□楚天都市报记者 向清顺 通讯员 刘晶晶 黄璜
实施知音东苑等22个老旧小区改造;促进新增就业1.6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仙山小学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幼儿园11所;确保保障性住房新开工1700套、建成1000套……2021年,汉阳区一系列惠民工程即将启动。
12月28日,汉阳区人大十五届六次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迈向“十四五”的新征程,汉阳区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构建“四区支撑、两带拱卫”的空间布局,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促进三镇均衡发展。
明年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
12月7日,随着一声“收工”,历时3天的拆违活动正式收官,汉阳区鹦鹉大道中轧小区内十余处,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存量乱搭盖全部拆除完毕,占用小区公共道路、肆意牵线充电等安全隐患被清除——这是汉阳区推进该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开始,武汉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拟在三年内完成76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汉阳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关部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在重点打造“精品小区”上下功夫,成为全市样板工程。比如,钟家村社区的毛家堤小区,充分结合归元文化和知音文化主题元素,打造小区文化广场、绘制文化墙等,受到居民一致好评;玫瑰西园小区,因住户多为老国企职工,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以“汉阳造”为主题,凸显老汉阳的百年工业风,特色鲜明。今年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汉阳区将推进琴台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施知音东苑等22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增强城区功能。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创新,将161个老旧小区全部纳入红色物业托管。
龙阳湖将建大健康主题公园
2020年,汉阳区克服疫情和汛期双重不利因素影响,全面推进退捕禁渔、退垸还湖、雨水分流和混错接改造、河湖排口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成效明显:墨水湖、龙阳湖水质由劣五类提升到五类标准;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始终全市第一;推进“扮靓江城”行动,新建绿地534亩,园林景观映衬出汉阳的诗情画意和独特魅力。家住七里一村社区的吴婆婆家住墨水湖边,退休后,每天早晚都有在墨水湖畔散步的习惯,她见证了墨水湖近些年的大变样。她说,水更清了,树更绿了,蓝天和白云更多了,就是日常的“小确幸”。今年的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推进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汉阳段建设,启动知音大道工程,高标准实施杨泗港都市T台、汉水江滩碧道等项目,打造兼具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的两江亲水平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加快绘就“两江靓、十山青、六湖美”的“知音水谷”盛景,持续推动墨水湖、龙阳湖综合整治,打通墨水湖环湖绿道,在龙阳湖规划建设全省首个大健康文化主题公园,方便居民感受“慢生活”带来的宜人美景。扎实开展“扮靓江城”美化汉阳,新增绿地135亩、绿道5公里。深化空气污染源头治理,让群众乐享更多的蓝天白云。
确保5所学校投入使用
2020年,汉阳区投入16.8亿元发展教育事业,陶家岭小学等10所学校开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80%,高考一本率、中考普高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示范托育托老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江欣苑社区托育托老、徐湾社区托育园建设。今年的汉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该区将统筹发展民生事业,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仙山小学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以上;提升学前教育公办及普惠比例,新增公办幼儿园11所,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加大名师和名校长的引进培育力度,带动全区教师素质和能力整体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