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国粮仓”到底长啥样?
皮带式输送机、扒粮机、通风设备、粮情检测设备……一台台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机器设备排列整齐粮仓里金黄的稻谷铺了满地8月20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武汉直属库有限公司真实感受“国库”的丰盈 武汉直属库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爱平介绍,武汉直属库担负武汉、黄石两个市的中央事权粮食管理任务,粮食从入库到出库损耗率在1%以内,粮食节约下来了就相当于增产了。。
记者跟随保管员进入1号粮仓,一股凉意扑面而来,虽此时正值盛夏,但仓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与室外高温形成鲜明对比,仓内清爽干燥,粮面平整。
保管员万亓说,看似薄薄一层,其实是有一定深度的,一般粮堆有6米高。平整的粮面下,暗藏玄机。粮堆里埋藏着66根测温电缆,共264个测温点,这些测温电缆就像大脑神经一样传递着稻谷的“健康信息”
。
。
该粮仓储存的是2018年产的稻谷,储存两年的稻谷品质和新谷相差无几。存了这么多稻谷,又是怎么保证它们的质量的呢?万亓说:“诀窍就这在这里。你看这表层其实是稻壳。”
原来粮堆的表层铺设了厚度30厘米左右的稻壳,如同盖上一层“棉被”,把粮食和高温的仓房空间隔开,减少粮堆和仓房空间的热交换,从而达到隔热效果。
比直接储存粮食的仓房表层粮温要低2℃,可更好地延缓粮食品质变化。
” 盛夏时节,气温高达30℃以上,光靠稻壳压盖技术远远不够,记者看到仓房内还配备了空调降温,仓房安装了吊顶隔热,即使在炎热夏季,粮食也能住进“大冰箱冷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