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1:31
20多年来,靠着打鱼,两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都从昔日砖瓦房搬进了楼房,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这两条渔船功不可没。” 亲手拆掉一家人的“功勋船”,心有不舍,但他们也明白事理,“打鱼是为了小家,护鱼则是为了大家”。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1:44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1:52
2019年7月,傍晚时分,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众多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在这里玩水。记者任勇 摄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00
渔民上岸,未来的路在哪里? 8月31日,东湖高新区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6名退捕渔民现场签约成功; 9月6日,武汉市禁捕办组织了第一期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培训班,百余名渔民学习种养知识,在学习中寻找就业方向;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09
市人社部门多次调研和渔民座谈,指定了“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 青山一带的食客发现,过去经常光顾的“江水江鱼”酒楼,已“改换了门庭”,菜品也由特色江鱼江虾变成了平价土菜。7月18日,酒楼老板陈小义将他用了16年的“江水江鱼”店招换成了“将水将鱼”。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18
陈小义是安陆人,2004年在青山区的长江边开了家专卖江鱼江鲜的小店,凭着几道江鲜招牌菜,七八张桌子的小店变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江水江鱼”特色酒楼。 换了店招,换了菜单,陈小义还在店门口贴上了不售江鱼的承诺公告。 一段时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对含有“江鱼”“江虾”“江鲜”等字样的餐饮招牌和菜单进行了拆除、更换,共清理涉江鱼餐馆酒店招牌275个、菜单3983份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27
9月8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餐饮协会印发《规范餐饮服务单位菜单指引》,明确规定鱼虾类菜品禁止使用“长江”“汉江”“野生”字样。 “江若无鱼,何以渔?”中科院院士、鱼类学家曹文宣曾言辞恳切,保护好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35
武汉十年禁渔,一个好的开始。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44
决胜未来,一份责任担当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14 10:32:51
9月12日9时左右,江汉区民族街61岁居民赵正春带着游泳圈,来到王家巷码头长江江边,和几个老友相约游泳。 赵正春的记忆里,从武汉关至龙王庙这一带,过去有20多个码头,经常有人在这里上下货物、搞维修,昼夜马达声,喧闹嘈杂。“现在好了,成片码头消失,江面开阔,水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