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号子》登上大雅之堂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4岁的陈家珍、省级非遗传承人57岁的万会知母女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传授兴山民歌《下田号子》登上大雅之堂 唱响“中国音乐家的摇篮”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09/23/25842e65-15fc-4068-b70d-ae8cd1941dcd.jpg.1陈家珍和万会知母女在中国音乐学院为学生讲课。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媒体提供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09/23/a38bd3fb-2121-42e1-bb39-66ccdd6ff0cd.jpg.1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听陈家珍母女讲座。 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媒体提供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朱延筠 通讯员王春花
参加央视录制节目,意外受邀荣登中国音乐艺术殿堂,教唱《下田号子》、《五更》、《交情哥》、《种花》,并辅导学生“鸡鸣唱法”、“慢颤音唱法”……兴山县的兴山民歌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4岁的陈家珍、省级非遗传承人57岁的万会知母女,9月19日应邀走进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之称的中国音乐学院,向同学传授古老又独具特色的兴山民歌。
A 央视录节目受邀讲课
说起陈家珍母女和中国音乐学院的缘分,要回溯到2009年。2009年,第一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陈家珍母女受邀上台演唱兴山民歌,两人出色的表演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6年4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辗转打听,终于得到陈家珍的电话,当场表达了对兴山民歌的喜爱和邀请陈家珍母女再次到中国音乐学院展示教唱的期盼。今年9月10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7农业农村频道节目组在河北香河县录制《2020年丰收歌会》,陈家珍受邀在节目中演唱兴山原创音乐作品《兴山是我的家》。9月8日,万会知陪同母亲陈家珍从宜昌出发到河北,因为陈家珍年事已高,受不得长途奔波,8日晚,两人在北京中转,准备歇息一日再去河北。张天彤得知陈家珍母女来到北京,盛情邀请两人到中国音乐学院讲课。受到邀请的陈家珍受宠若惊,一方面,她非常愿意为学生们传授兴山民歌;而另一方面,面对声乐专业的学子们该讲什么、怎么讲,陈家珍没有把握。“想让兴山民歌发扬光大,又担心让学生失望。”陈家珍说。9月19日上午,一场以“兴民歌之风 扬民族之韵”为主题的《湖北兴山民歌》的讲座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陈家珍和万会知以一首兴山民歌《下田号子》开场,瞬间吸引了在场的30多名音乐学子。讲座中,张天彤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兴山民歌的由来和特点,陈家珍和万会知现场示范并教唱了《五更》《交情哥》和《种花》。同学们被母女俩时而高亢嘹亮、时而低沉伤感的演唱风格所震撼,频频鼓掌。“好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听兴山民歌,听得很入迷。”陈家珍说,兴山民歌“以悲为美”的音乐特色和极具难度的“兴山特性三度音程”让学生们惊叹不已。期间,母女俩还就如何学会“鸡鸣唱法”和“慢颤音唱法”对学生们进行了辅导。“下课后好多学生加我微信,希望我们能通过网络教他们唱兴山民歌。”万会知说。
B 偷学挨鞭子的“鄂西歌后”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经考证,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记载有800余年,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2400多年前。2006年,兴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36年,陈家珍出生在兴山县黄粮镇户溪村,陈家珍的太叔、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锣鼓匠,打小就耳濡目染的她,7岁多就学会了《采茶》《五更》等歌曲。但兴山民歌描述的大多都是男女之情,当时女孩不能学唱情歌,陈家珍便趁父亲教别人时偷学。有一次,她偷唱被父亲撞见,手臂被鞭子打得满是血痕,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学。1950年,陈家珍嫁给同村锣鼓匠世家的万能银,跟着他学会了更多兴山民歌。万会知是陈家珍的四女儿,从小跟着母亲唱兴山民歌,1981年,兴山县举办首届民歌大赛,当时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处物色人选,被陈家珍的声音吸引,当即邀请她去参赛。听说要登台唱歌,吃过“偷唱”苦头的陈家珍连连拒绝,后经县文化部门反复做工作,陈家珍才和万会知同台参赛。回忆起首次登台,陈家珍说,她紧张得手直抖,全身是汗。然而,在这次比赛中,母女俩以一首《五更》获得一等奖,一唱成名。此后,万会知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学唱民歌,并跟随母亲参加各类比赛和展演。2005年,陈家珍祖孙三代进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一举荣获了银奖、优秀传承奖、组织奖、特别奖四项大奖,第一次让兴山民歌回响在首都北京,也为兴山民歌成功申遗立下汗马功劳。2011年4月,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系列活动在四川举行,陈家珍携女儿一行四人参加,并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展演金奖、中国原生态民歌传承贡献奖、优秀传承人奖。2013年,青年艺术家李玉刚先后两次来到兴山,专程向陈家珍学习兴山民歌,并融入到他的舞台作品《昭君出塞》中。我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田青、乔建中称陈家珍是当之无愧的“三峡民歌王”、“鄂西歌后”。
C 古音传承后继有人
尽管已是84岁高龄,陈家珍的兴山民歌传承之路从来没有断过。她的四儿四女都跟着她学会了兴山民歌,二女儿万梅知、小女儿万会知都是兴山民歌省级传承人,还受聘担任黄粮镇中小学、高岚小学等传承示范基地的老师,定期为400多名学生教学。她还多次受邀去北京、武汉、四川多地为高校学生讲课。“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将兴山民歌唱给更多人听!”陈家珍说,她所传承的不仅仅只是一首民歌,而是兴山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这些年,看着母亲日渐衰老却坚持传承兴山民歌,万会知既担心又感动。“我会和母亲一样,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毫无保留地去教去传承。”万会知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