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9-29 16:50:42

质量月,宜昌 项活动强质惠民

质量月,宜昌 项活动强质惠民

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09/29/a2709d13-8f05-4af8-95e9-504bd55b43b0.jpg.1新闻通气会现场。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09/29/45e54e69-c473-4f11-b91a-5eee4d668a01.jpg.112家央媒来宜采访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图为记者在宜昌自贸区商标受理窗口对现场申请人进行采访。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09/29/e32b6c87-68d2-4225-b562-b525c7a30097.jpg.1夷陵区食品医药包装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实施现场,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稻花香酒业车间进行调研。


三峡晚报讯(通讯员田力 邱勇 李梦祥)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全市疫后重振,全面建成小康***贡献力量!“质量月”如期而至,宜昌推出的13项强质惠民系列活动,有何亮点?9月28日,宜昌市市场监管局举行2020年“质量月”新闻通气会对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敦雄介绍,质量月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和各相关部门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13项活动,主要包括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展质量整治活动,着力净化市场发展环境;开展质量服务活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支撑;开展质量帮扶活动,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完善质量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动;开展质量宣传培训活动,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质量月期间,全市共抽查商品161批次,其中合格148个批次,合格率92%。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154批次(合格率95.7%)、不合格7批次;净含量检验合格155批次(96.3%)、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大米、茶叶及小食品类商品。开展生产、储存危化品企业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监管工作,宜都、当阳等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多的县市进行重点督导。市计量所顺利完成2085台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工作。组织开展宜昌市2020年度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双随机监督检查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市39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实地核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冷库、冷链车、商超、餐饮服务单等200个重点场所采集食品、环境、从业人员核酸样本4109份,其中食品样本1060份,环境样本2074份、从业人员样本965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宜昌市幼儿园食堂管理规范》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幼儿园食品安全。开展秋季开学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出动执法人员308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960户,监督抽检校园食品293批次,不合格3批次,立案查处3起。严格监管执法净化市场环境。质量月期间,全市共抽检食品类产品1827批次,不合格88批次,抽检不合格率4.8%。市本级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77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0.8%。针对固体饮料等10类食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做到“家家到、户户落”,不留死角,监管达到全覆盖,共检查固体饮料等10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3821家次,发现问题145个,开展抽检388批次,责令整改48家,责令停产1家,立案查处4家,移送公安1家。12315投诉举报热线共接来电2614个(其中投诉736件、举报248件、咨询1630件),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共计35.61万元,着力净化消费市场环境。开展打击非法渔具及非法渔获物经营利用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1564人次、检查各类市场及水产销售主体8482家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质量技术支撑,着力帮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渡过难关。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开展质量咨询活动,为40多家企业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建言献策、提供技术支持,打牢经济***发展基础。持续开展“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深化“千百十”质量提升工程。组织标准化技术组织、认证机构围绕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标准化咨询等技术服务。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履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制度,编制《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对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180余家市场主体给予行政指导、责令改正、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的行政处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质量月,宜昌 项活动强质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