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社帮他们用双手实现脱贫
强化技能培训 开发公益性岗位 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强化技能培训 开发公益性岗位 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宜昌人社帮他们用双手实现脱贫
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10/19/da262dfa-47b1-4c51-a880-e002c0892cae.jpg.1一位贫困户就业者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恒兴玻纤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作。通讯员王罡 摄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10/19/158f4aa4-4f22-43aa-ba40-fbc433805a8f.jpg.12020年远安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宜昌市就业局提供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何凡 邓云通讯员雷斌斌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如何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建立农村扶贫造血机制,解决就业扶贫中岗位缺乏、技能不足、渠道不通、信息不畅的难点、堵点?近年来,宜昌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企业,大力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加强创业带动,强化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就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1-9月底,全市免费为4502名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3.45万人,超过去年全年。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湖北省宜昌市人社局驻村干部马骞扶贫故事”案例作为“人社扶贫工作优秀案例”,入选全国“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优秀成果”,宜昌人社局干部马骞作为7名全国优秀案例代表之一上台宣讲。
走进扶贫车间他们点燃生活希望
“父母身患重病,自己也没有什么技术,简直觉得生活没了希望。”付祖青是当阳王店镇严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要留守家中照顾父母,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的处境每况愈下。正在对生活绝望的时候,宜昌杰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进村开办了扶贫车间。付祖青赶紧报了名,由于他家是贫困户,优先安排培训就业。不到半个月就上岗,成为公司小家电加工线上的一名操作工。“算下来,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块,又方便照顾家庭,我觉得不错。”付祖青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对他而言,扶贫车间就是“希望车间”。杰宝电器负责人郑朝信介绍,车间现有员工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人,员工年平均收入能达到4万元。像杰宝电器这样的企业,进村开办扶贫车间,经过人社部门认定后,将按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奖补,并按政策落实稳岗返还资金。在兴山县昭君镇青华村,大自然豆制厂开设的扶贫车间吸纳了村里28名村民进厂务工,其中贫困户15名。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恒兴玻纤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已吸纳村民25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近些年来,宜昌市人社局通过扶贫车间吸纳、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返乡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的力度。新发展本地龙头企业、扶贫作坊、专业合作社164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289人。为了提升困难群众的就业能力,减少疫情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宜昌人社部门还加大了就业扶贫技能技能培训力度。截至2020年9月底,宜昌市免费为4502名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3.45万人,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点对点对接劳务岗位3万人精准就业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还在睡梦中的王学成被一个电话叫醒,约他到远安县人社局参加一场培训会。“你咋知道我在找工作?”王学成很惊讶,因为疫情他已经失业半年,最近一直闲在家里,生活捉襟见肘,心情也很低落。对方回复,“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了,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台账里有你的名字,还知道你在沿海打过工,有经验。”王学成参加了这个培训,收获满满。“一是知道了大量工作岗位信息,二是知道了最新的务工政策。政府帮助联系了一家宁波工厂的岗位,还给包车送去。”今年8月,王学成搭着政府的包车到宁波新时代电子厂开始了新生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就有人接站。管吃管住,一个月保底也有4000多元。”3个月后,王学成还能领到宜昌人社局发的800元补贴。他算了一笔账,在这儿干到过年,省省能存满两万块钱,正好回家翻修老屋。今年以来,宜昌市就业局持续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通过“返乡回流一人、及时联系一人、帮扶就业一人、跟踪服务一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与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了岗位精准对接,让群众出了门就能找到出路。利用人社部支援湖北劳务协作专项对接、支持湖北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两个“6+1”平台,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周密谋划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农村劳务输送工作方案,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近3.27万人。精准对接20多个省市,统筹协调“点对点、一站式”员工返岗复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出务工包车513批次、动车专列4趟,输送劳动力54.2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39万人。印发《宜昌市深化劳务协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8项就业扶贫政策清单,对符合规定人员按照省外不超过500元、省内不超过300元标准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截至8月底,为2.3万人拨付一次性交通补助632万元。千余农村“猎头”覆盖九成乡村近年来,随着广汽乘用车、东阳光原料药、三宁搬迁转型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在宜昌落地,宜昌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是缺普工。与此同时,因为信息闭塞,渠道不畅,不少农村贫困劳动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担心上当受骗。2018年5月,宜昌开始试行乡村劳务经纪人制度。42岁的老郑就是秭归县人社局聘请的一位“农村猎头”,成功介绍一个员工到企业入职,并稳定工作3个月,就能得到报酬。现在,老郑每天业务忙的不可开交。“每天要在村里摸情况,谁家最近农闲可以打几个月的短工,谁家最近孩子失业了。”老郑把村里的情况摸得门清,再对接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平台,自然是事半功倍。在宜昌,像老郑这样的乡村猎头已经有了1252个。自2018年起,宜昌市人社局就开始探索“乡村小猎头”促进转移就业。在每个村至少明确一名人脉广、熟悉当地乡情民情、群众信任度高的村组能人组建“乡村小猎头”队伍,进组入户宣传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动员贫困人员到企业应聘,促进了农村贫困人员就近就业与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有机结合。目前,全市已有1252个乡村小猎头,覆盖了94%以上的村。建立造血机制让脱贫更有温度就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当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群众,找到了工作岗位,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找到了脱贫的希望,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就业扶贫的工作要更有温度,更深入灵活。因人施策,抓好跨省务工、省内稳岗就业。对有意愿、有能力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信息,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让他们出得去,立得稳。对已外出务工的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切实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了岗位、稳在了就业地。对有培训需求的,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本人愿意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因地施策,进一步加强本地龙头产业对扶贫就业的支持力度。五峰对具备茶叶生产经营条件的贫困户,由企业实行定点帮扶发展茶叶生产,鼓励贫困户与企业合作。就业扶贫与返乡创业有机结合,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和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培育推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1个、示范园2个和示范项目13个,为2554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4.14亿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85万元,预计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公益兜底,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差的贫困劳动力,利用公益性岗位政策进行托底安置。全年新开发1.3万个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24098人。此外,宜昌市人社局还和扶贫办建立了合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机制,统一27项就业扶贫数据采集渠道和统计口径,规范认定45家扶贫车间管理,发布8项就业扶贫政策清单。随着一家家扶贫车间在村口建立起来,一名名贫困人口走上就业岗位,一户户贫困家庭正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梦想……
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10/19/da262dfa-47b1-4c51-a880-e002c0892cae.jpg.1一位贫困户就业者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恒兴玻纤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作。通讯员王罡 摄https://sxwbepaper.hubeidaily.net/pc/pic/202010/19/158f4aa4-4f22-43aa-ba40-fbc433805a8f.jpg.12020年远安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宜昌市就业局提供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何凡 邓云通讯员雷斌斌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如何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建立农村扶贫造血机制,解决就业扶贫中岗位缺乏、技能不足、渠道不通、信息不畅的难点、堵点?近年来,宜昌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企业,大力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加强创业带动,强化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就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1-9月底,全市免费为4502名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3.45万人,超过去年全年。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湖北省宜昌市人社局驻村干部马骞扶贫故事”案例作为“人社扶贫工作优秀案例”,入选全国“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优秀成果”,宜昌人社局干部马骞作为7名全国优秀案例代表之一上台宣讲。
走进扶贫车间他们点燃生活希望
“父母身患重病,自己也没有什么技术,简直觉得生活没了希望。”付祖青是当阳王店镇严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要留守家中照顾父母,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的处境每况愈下。正在对生活绝望的时候,宜昌杰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进村开办了扶贫车间。付祖青赶紧报了名,由于他家是贫困户,优先安排培训就业。不到半个月就上岗,成为公司小家电加工线上的一名操作工。“算下来,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块,又方便照顾家庭,我觉得不错。”付祖青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对他而言,扶贫车间就是“希望车间”。杰宝电器负责人郑朝信介绍,车间现有员工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人,员工年平均收入能达到4万元。像杰宝电器这样的企业,进村开办扶贫车间,经过人社部门认定后,将按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奖补,并按政策落实稳岗返还资金。在兴山县昭君镇青华村,大自然豆制厂开设的扶贫车间吸纳了村里28名村民进厂务工,其中贫困户15名。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恒兴玻纤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已吸纳村民25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近些年来,宜昌市人社局通过扶贫车间吸纳、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返乡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的力度。新发展本地龙头企业、扶贫作坊、专业合作社164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289人。为了提升困难群众的就业能力,减少疫情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宜昌人社部门还加大了就业扶贫技能技能培训力度。截至2020年9月底,宜昌市免费为4502名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13.45万人,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点对点对接劳务岗位3万人精准就业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还在睡梦中的王学成被一个电话叫醒,约他到远安县人社局参加一场培训会。“你咋知道我在找工作?”王学成很惊讶,因为疫情他已经失业半年,最近一直闲在家里,生活捉襟见肘,心情也很低落。对方回复,“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了,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台账里有你的名字,还知道你在沿海打过工,有经验。”王学成参加了这个培训,收获满满。“一是知道了大量工作岗位信息,二是知道了最新的务工政策。政府帮助联系了一家宁波工厂的岗位,还给包车送去。”今年8月,王学成搭着政府的包车到宁波新时代电子厂开始了新生活。他告诉记者,“一到就有人接站。管吃管住,一个月保底也有4000多元。”3个月后,王学成还能领到宜昌人社局发的800元补贴。他算了一笔账,在这儿干到过年,省省能存满两万块钱,正好回家翻修老屋。今年以来,宜昌市就业局持续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通过“返乡回流一人、及时联系一人、帮扶就业一人、跟踪服务一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与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了岗位精准对接,让群众出了门就能找到出路。利用人社部支援湖北劳务协作专项对接、支持湖北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两个“6+1”平台,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周密谋划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农村劳务输送工作方案,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近3.27万人。精准对接20多个省市,统筹协调“点对点、一站式”员工返岗复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出务工包车513批次、动车专列4趟,输送劳动力54.2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39万人。印发《宜昌市深化劳务协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8项就业扶贫政策清单,对符合规定人员按照省外不超过500元、省内不超过300元标准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截至8月底,为2.3万人拨付一次性交通补助632万元。千余农村“猎头”覆盖九成乡村近年来,随着广汽乘用车、东阳光原料药、三宁搬迁转型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在宜昌落地,宜昌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是缺普工。与此同时,因为信息闭塞,渠道不畅,不少农村贫困劳动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担心上当受骗。2018年5月,宜昌开始试行乡村劳务经纪人制度。42岁的老郑就是秭归县人社局聘请的一位“农村猎头”,成功介绍一个员工到企业入职,并稳定工作3个月,就能得到报酬。现在,老郑每天业务忙的不可开交。“每天要在村里摸情况,谁家最近农闲可以打几个月的短工,谁家最近孩子失业了。”老郑把村里的情况摸得门清,再对接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平台,自然是事半功倍。在宜昌,像老郑这样的乡村猎头已经有了1252个。自2018年起,宜昌市人社局就开始探索“乡村小猎头”促进转移就业。在每个村至少明确一名人脉广、熟悉当地乡情民情、群众信任度高的村组能人组建“乡村小猎头”队伍,进组入户宣传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动员贫困人员到企业应聘,促进了农村贫困人员就近就业与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有机结合。目前,全市已有1252个乡村小猎头,覆盖了94%以上的村。建立造血机制让脱贫更有温度就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当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群众,找到了工作岗位,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找到了脱贫的希望,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就业扶贫的工作要更有温度,更深入灵活。因人施策,抓好跨省务工、省内稳岗就业。对有意愿、有能力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信息,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让他们出得去,立得稳。对已外出务工的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切实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了岗位、稳在了就业地。对有培训需求的,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本人愿意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因地施策,进一步加强本地龙头产业对扶贫就业的支持力度。五峰对具备茶叶生产经营条件的贫困户,由企业实行定点帮扶发展茶叶生产,鼓励贫困户与企业合作。就业扶贫与返乡创业有机结合,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和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培育推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1个、示范园2个和示范项目13个,为2554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4.14亿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85万元,预计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公益兜底,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差的贫困劳动力,利用公益性岗位政策进行托底安置。全年新开发1.3万个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24098人。此外,宜昌市人社局还和扶贫办建立了合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机制,统一27项就业扶贫数据采集渠道和统计口径,规范认定45家扶贫车间管理,发布8项就业扶贫政策清单。随着一家家扶贫车间在村口建立起来,一名名贫困人口走上就业岗位,一户户贫困家庭正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梦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