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看好武汉,就要留在武汉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万游客到武汉旅游休闲,武汉共接待游客1882.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19亿元人民币,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3.21%和73.18%,武汉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当前武汉致力于打造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战略聚焦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武汉加快发展的机遇之好前所未有,扩大开放的信心之强前所未有,投资武汉的空间之大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大好势头下,人们对武汉的发展信心如何?近日,安居客做了一项名为《2020留汉信心指数大调查》的问卷。据介绍,积极参与本次问卷调研的受访者绝大多数为青年群体,18-34岁年龄段占比91%。此次问卷结果显示,98%的受访者表示会长期留在武汉发展。对城市未来的发展,91%的受访者表示较为看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m54SYJSfeZjruKIw7sy9TpsLpOWaqndeEMY8p8eUhKibvvLYm8ElYaGxy6tibZMwFCE7c5SOFOpu3RFrGu8nD8w/640?wx_fmt=png
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今日的武汉,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完备的产业体系、开放的发展姿态,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资源富集、优势明显。
在9月25日由市政协、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举办的武汉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网络议政厅活动上,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武汉市已编制完成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开展推进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检查,并将从九个方面重点聚焦:
聚力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中部强大内需市场引擎;
聚力发展现代产业,促进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功能;
聚力动能转换,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圈和技术创新生态链,建设全国科创中心城市;
聚力对外开放,增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口岸平台作用,打造国际交往中心;
聚力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聚力高效能治理,践行人民城市治理理念和“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聚力生态文明,彰显大江大湖魅力和“两型”***特色,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聚力文化发展,展现“英雄城市”精神和汉派文化之美,打造***主义文化强市;
聚力民生事业,兼顾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建设幸福城市。
一条条利好的消息,一个个深得民心的政策,让大家对武汉的发展,信心十足!《留汉信心指数大调查》结果显示,出于对城市热爱而选择留下的受访者占比51%,其余受访者的留汉原因是想留在家乡或留在爱人身边。72%的受访者认可武汉的发展前景,对于武汉的招商引资吸引力,60%的受访者选择了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m54SYJSfeZjruKIw7sy9TpsLpOWaqndeEMY8p8eUhKibvvLYm8ElYaGxy6tibZMwFCE7c5SOFOpu3RFrGu8nD8w/640?wx_fmt=png
15分钟生活圈打造幸福生活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cm54SYJSfeZjruKIw7sy9TpsLpOWaqndK5DLOibf0hjib4JtQLlTGpp2jWA7eKMRRW3mtTAMzkYZiauW1vFVJ3qnw/640?wx_fmt=gif
今年6月,武汉市提出,完善教育、养老、菜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构建微型公共空间(场所)网络,打造10分钟公共活动圈。加大“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打造12分钟文体圈。
“15分钟生活圈”是按照居民15分钟步行可达、服务人口为3~6万人,规模约1-3平方公里的标准,以方便居民日常需求,改善日常生活品质为出发点,配置生活所需的购物、休闲、通勤、教育、***交往、医疗和人防等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在“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打造“10分钟公共活动圈”“12分钟文体圈”。
“三圈”形成后,通俗讲,从市内任何一处居民小区出来,居民步行不出15分钟,可抵达一所中小学、一处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便民阅读书屋、一个生鲜便利店,能够满足上班族、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
随着“三圈”的建设,武汉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留汉信心指数大调查》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表示武汉城市建设变化比较大;对武汉交通的满意率达到71%;对武汉生活环境的满意率达到65%;对武汉人文环境的满意率达到63%。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m54SYJSfeZjruKIw7sy9TpsLpOWaqndeEMY8p8eUhKibvvLYm8ElYaGxy6tibZMwFCE7c5SOFOpu3RFrGu8nD8w/640?wx_fmt=png
创一流环境 深入实施“大学生留汉工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今年6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中,由于在创新及人才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武汉在此次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位居第六。
当前,武汉正在加速疫后重振,呈现强劲复苏态势,热忱欢迎广大高校毕业生留汉创新创业,武汉将创造一流环境,深入实施“大学生留汉工程”,为高校、校友和企业在汉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留汉信心指数大调查》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认为武汉的就业政策很好;选择留汉就业的原因,51%的受访者是因为“武汉发展速度快,机遇多”,22%的受访者是因为“喜欢这个城市”。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m54SYJSfeZjruKIw7sy9TpsLpOWaqndeEMY8p8eUhKibvvLYm8ElYaGxy6tibZMwFCE7c5SOFOpu3RFrGu8nD8w/640?wx_fmt=png
新武汉人置业首选武汉“新城”
此次《留汉信心指数大调查》结果显示:
96%的受访者想要在武汉购房而购房的意向地段,中心城区只占比15%。
更多的购房意向指向:光谷(16%)白沙洲(14%)后湖(14%) 南湖(10%)盘龙城(7%) 古田(8%)金银湖(6%)等非“中心”的武汉“新城”
对于初来武汉打拼、经济实力还有待加强的新武汉人来说,在光谷、白沙洲、金银湖等交通便利、商业配套完善、价格又相对实惠的武汉“新城”购房,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相对于光谷、金银湖等“新城”来说,高校云集的大武昌片区是这些留在武汉的新武汉人更为熟悉的环境,离武昌主城区最近的白沙洲区域则成为他们置业的首选。
随着近几年武汉的高速发展,该区域的环境、交通、商业配套都越来越好。以白沙洲区域的青菱新城为例,青菱新城地处武汉南大门,面向长江,背靠青菱湖和黄家湖,拥有一江两湖优越的自然环境;青菱新城位于白沙洲区域内,连接武汉GDP两大贡献重区“千亿大光谷”和“千亿大车都”。
调查数据显示,购房考虑主要因素交通占比30%。青菱新城依靠黄金水道长江,与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相距不过5公里,武金堤路、南郊路与三环线直接联通;杨泗港长江大桥、青菱段斜拉桥快速路串起了白沙洲、沌口、四新、洪山、武昌、光谷等区域。对于主要靠公共交通出行的新武汉人,公共交通的发达是购房的必要条件,地铁5号线、17号线、30号线及32号线覆盖青菱片区,武汉三镇均可快速通达。
商业配套更是好消息不断,按照规划青菱新城将分为三部分着力发展,除了生态旅游发展区的西岸生态旅游区,以及长江湿地景观带外,还有作为商务区的“云帆街”。9月8日,万科在大武昌打造的最大商业中心——洪山·万科广场商业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底落成。临近在建地铁5号线南三环站的旭辉都会山,则自带1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不久的将来,这座“新城”将给居民带来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商业配套齐全的幸福生活。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