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3:09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3:27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3:37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3:53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04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14
▐ 1985年,金丝猴在日本展出。资料图
饲养员张帮胜是汪建春动物班的同学,1984年后,他开始饲养金丝猴和黑叶猴。他记得,“1985年至1995年间,每年都有新出生的金丝猴,鼎盛时期,武汉动物园的金丝猴种群达到了21只。”
上世纪80、90年代,武汉动物园与国内、国外动物园有着广泛的交往,先后与日本犬山动物园、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动物园、德国的杜伊斯堡动物园结成友好动物园,并进行了大批量的动物互赠互换。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25
▐ 1988年,金丝猴在美国展出。
杨光洲正是当年克利夫兰动物园所赠黑猩猩“武克”的饲养员,说起这位美籍小伙伴,他说武克喜欢荡秋千,调皮得很。
刘严秋也来自第一届动物班,他亲历了长颈鹿双胞胎从德国到武汉的过程。“长颈鹿是神经质动物,本身就很敏感,赠送的时候还是不到半岁的宝宝,更敏感,我们小心又小心。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35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44
长颈鹿宝宝先坐大型运输机从德国飞到中国上海,我去联系了民生轮船公司武汉办事处,又用货船从上海运到武汉,花了2天2夜。”
这些友好使者来到武汉动物园,不光丰富了动物品种,更重要的是让动物园可延续发展。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22 09:34:55
▐ 1995年,从上海港运回的长颈鹿。
张帮胜解释:“动物要生活得好,需要繁殖形成种群。但如果动物园不进行交流互换,动物们近亲繁殖在遗传上会产生大问题,种群会慢慢衰落。不流通的动物园,最终会成为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