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 | 在武汉这座设计之都,生活很带感
○光谷“星河”。今天是“武汉设计日”,集结150位不同领域优秀设计师的「武汉设计之都∙独立设计师联盟」正式成立。接下来的一周,你还能在翟雅阁、中国建筑科技馆、卓尔美术馆等多个场馆免费参观不同主题的创意设计展。
三年前的今天,武汉因“创意设计促进老城新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
武汉获得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行动上也匹配“设计之都”的称号
,
○平和打包厂,前身是1905年诞生的棉花打包厂,后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与改造,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园博园」从垃圾场变身超级公园,上百万方城市渣土变身园林景观;「平和打包厂」保留清水红砖加入通透天窗成为网红打卡地,百年建筑因为设计重获新生。
武汉人不会想到有一天可以一口“吃”掉罗马斗兽场,而盗梦空间竟然成为蹦迪现场。当设计融入生活,原来如此有趣。
从城市地标到生活日常,武汉人被设计美学环绕。2020年“设计之都”武汉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我们一起来看。
,
地标设计,硬核工程//造就设计之都大模样/
,
○“星河”是目前国内最大单体结构大型公共艺术品,由7根似飘带的龙骨搭建,最高处达13层楼高。
光谷广场综合体主题雕塑「星河」已于去年亮灯,地下部分仍在施工,3条地铁线的车站和2条双向6车道市政隧道工程在这里交汇,最大开挖深度34米(相当于11层高楼),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体。
设计让城市变成了“美好”的载体,每一个经过光谷环岛的都市人,都像在凝望一片闪耀星空。
○建筑外形由台北101大厦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李祖原主持设计。
今年8月19日,「中国建筑科技馆」开放,展馆外形像一颗向天际延伸的种子,极富未来感。
外观幕墙面积达7000平方米,用完全不同的3000块双曲面版拼接而成。 精巧绝伦的设计创造了城市的建筑空间,成为生活美好风景的一部分。
,
书馆1-5楼沙发颜色,按照网络安全级别颜色设置;下图 | 睡眠舱。
9月,武大和华科的学生“合体”上课,新校区是位于东西湖临空港的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简称 “网安基地”。
“网安基地”是智慧校区,上课打卡用机器识别掌纹,「智慧教室」里的黑板是触屏的,图书馆里有「智慧书架」,定位每本书所在的格子。 科技的发展实现了我们“日行千里”的梦想,武汉则为科技的未来提供了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