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就是武汉的轴线,就是武汉的魂
长江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武汉是沿线一颗璀璨的明珠,依江而生、因江而兴。三千年前,长江流域建起了商王盘龙城,塑造了武汉之根;两千年前,长江两岸建成却月城、鲁山城和夏口城,奠定了武汉城建雏形;五百年前,借长江水运之便,汉口商贸繁盛,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一百年前,“张公堤”奠定近代汉口格局,并拉开了武汉两江四岸、一城三镇的总体空间格局。“码头文化”讲述着武汉的地理渊源,江河湖泊塑造了武汉的城市气质,今天的武汉以长江为轴勾勒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滨水生态的长江两岸赋予城市崭新的风貌和气度。武汉的轴线在哪里?在武汉人心目中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2017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要以长江为城市主轴,以“全国领先、世界一流”为要求,“规划优化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在《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一书中,我们邀请了曾任武汉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张林,以及多位亲自参与到长江沿岸地区发展的规划工作者讲述了长江与武汉的故事。,
重回长江,它是天然的城市轴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ShHzNx9M842yicSONzpYSWqaOGJ0bOS3POm25c6LEJL61nBHeUxYl8FRKXugDiajBxEOiao8g75W001fniaNvUs5A/640?wx_fmt=png
,
作为武汉的主轴。在1999年做总规时我们进行了思考,得出结论,长江就是天然的城市轴线。这一规划思想源于对武汉的深刻理解,武汉作为江城,两江四岸是发展最好的地方,长江理应成为轴线。这一思想在城市实际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从长江上游的沌口地区、金口地区,到长江下游的白浒山、花山地区以及阳逻港、双柳地区,实际上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热土。张林称,在规划轴线过程中大家的思想也曾有过碰撞,毕竟沿江道路还承载重要的交通功能。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提出沿江高架的想法,我们经过仔细斟酌后没有采纳。因为武汉沿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建设建筑,担心会破坏沿江景观。在2017年长江主轴概念上升为全市共识时,主轴的交通轴功能又被摆在了台前。黄焕介绍,长江顺流而下,汉口、汉阳为左岸,武昌为右岸,两岸交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贯、畅、连。贯就是打通断头路;畅,突破瓶颈路段,实现双向六车道;连,垂直路和平行路连通,建立复合交通走廊。“在规划过程中,交通轴如何兼顾车行和人行曾发生过不少观念的碰撞。”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人黄焕谈道,规划团队参考了很多世界级大都市的交通规划,发现都不适合长江主轴交通轴的规划。比如波士顿的BigDig(大挖掘)形式,大开挖、深挖,耗资耗时成效慢;又比如像上海那样的高架桥,会破坏历史街区的风貌。最终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采用提升车行交通、构建观光绿岛、优化街道景观、贯通垂江廊道等措施,打造车行、慢行、观景多功能一体的交通示范段。最终,长江主轴按照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这五轴为一体的目标进行规划。除交通轴外,沿江而立的六大功能区,是集中展示城市经济活力和壮美天际线的经济轴;知音文化、三国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构建了文化轴;600公顷的江滩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与中心城区融合的带状滨水生态公园,展现了生态轴和景观轴。五轴交相辉映,编织成独一无二的武汉长江主轴。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ShHzNx9M842yicSONzpYSWqaOGJ0bOS3POm25c6LEJL61nBHeUxYl8FRKXugDiajBxEOiao8g75W001fniaNvUs5A/640?wx_fmt=png水运复兴,再创国际性航运中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ShHzNx9M842yicSONzpYSWqaOGJ0bOS3POm25c6LEJL61nBHeUxYl8FRKXugDiajBxEOiao8g75W001fniaNvUs5A/640?wx_fmt=png
谈及长江,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武汉的水运。武汉水运的高光时刻,应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86年,武汉港客运发展达到顶峰,数百万人在这里中转,坐船前往上海、重庆、宁波等地,使武汉港有了“亚洲第一港”的美名。1988年时,武汉更开通了至香港的国际集装箱直达航线。然而,衰落来得同样迅疾。1994年起,武汉港连续亏损7年。正所谓不破不立,在几起几落后,武汉水运再次迎来发展契机。武汉新港委一级调研员刘振兴回顾道,2008年5月,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突破狭隘的区域概念,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湖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两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突破口。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