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示范全国
水岸同治 湖塘并治 流域齐治 ***共治东湖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示范全国http://cjrb.cjn.cn/images/2020-11/03/15/QQ%E5%9B%BE%E7%89%8720201029185738_b.jpg
“最美城中湖”东湖。 任勇 摄
http://cjrb.cjn.cn/images/2020-11/03/15/QQ%E5%9B%BE%E7%89%8720201029185837_b.jpg
示范河湖建设让东湖水更清岸更绿。靳进 摄
http://cjrb.cjn.cn/images/2020-11/03/15/QQ%E5%9B%BE%E7%89%8720201029185854_b.jpg
大美东湖,幸福河湖。于琳 摄
http://cjrb.cjn.cn/images/2020-11/03/15/QQ%E5%9B%BE%E7%89%8720201029185843_b.jpg
东湖健康水生态吸引游客驻足。陈晨 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国开展示范河湖建设,遴选出首批17个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武汉东湖入选,是入选河湖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武汉市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创建成功,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工作专班,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共治”,对标国家示范河湖建设各项标准,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多来,“最美城中湖”东湖继续向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目标,健全“制度治水、法治治水”,实施“科学治水、智慧治水”,水质环境持续改善。今年1-6月,东湖整体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为近40年来最好水平。 33平方公里大美东湖,为城市和居民“防洪保安全”,提供“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成为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成为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实践典范。 绘就一张蓝图 创新巡查制度 东湖“制度治水”更加健全 东湖风景区制定《东湖示范河湖建设实施计划》,从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制度体系、落实基础工作、规范湖泊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湖泊水环境治理、提升东湖影响力七个方面,全方位、高标准实施示范河湖建设。 以流域管治为视角,统筹制定了《武汉市东湖湖长制流域联动工作方案》,明晰了市区两级以及东湖风景区区属各单位、派驻机构、机关部门的具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了责任体系。 结合东湖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制定了“东湖湖泊巡查制度”“东湖水域空间管控制度”“东湖排口管理制度”,研究了东湖水污染排放标准,积极尝试东湖分区化、网格化监管模式,探索研究东湖风景区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总量制度构建,以及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模式。 东湖湖泊巡查制度,创造性地以东湖子湖及分区网格为单位开展巡湖工作,以东湖子湖为基础,划分巡查网格共143个,细化了东湖属地管理范围,推进湖泊无死角管护。 东湖水域空间管控制度,提出水域分区管控思路,大力推进水域功能细化分区工作。 东湖排口管理制度,根据排口尺寸、区位等要素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排口提出不同的巡查、修复以及水质水量管控要求。 东湖水污染排放标准,探索了排污总量制度构建和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模式。 每年2000万游客都是水质监督者 “民间湖长”全力呵护美丽东湖 在东湖,有一座小学的全校师生都是东湖的“眼睛”,他们在东湖畔取水样、检测水质透明度、清理岸边垃圾,他们来自东湖风景区华侨城小学,是东湖的民间湖长。 这座位于东湖之滨的小学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全力呵护美丽东湖。学生们争当东湖小湖长,坚持定期巡湖,课余时间开展水质监测、东湖动植物调查、清理垃圾、文明劝导等活动。学校成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小河长小湖长青少年环境志愿行动”项目首批试点学校,被评为武汉市“十佳民间河湖长”,今年9月入选“湖北省河湖长示范人物”。 科学治湖、***共治。东湖风景区除了依托长勘院、中科院水生所、湖北省水科院、武汉市水科院、武汉市防洪院等科研院所,组建联合专家团队科学治湖外,还设立民间湖长,加强第三方巡湖巡查。民间湖长的有力实践,成功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东湖护湖队伍中。 同时,通过市长热线、政府网站、网上群众工作部、旅游投诉和新媒体平台接受公众监督,每年2000多万人次的游客既是东湖的旅游观光者,又是东湖的水质监督者。 2019年底,东湖风景区河湖长制办公室获“示范建设行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称号。2020年7月,区湖长办对各子湖湖长进行年中工作考核,6名子湖湖长考核结果为优秀,5名为良好。 打造信息化平台 治湖巡湖智能化 东湖迈向“智慧治水”时代 东湖风景区积极推动智慧湖泊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东湖一张图”展示平台, 实行排口信息化管理,健全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充分应用区水务局、海事处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需要,整合共享相关信息系统成果,完善软硬件环境,构建“四个一”(一套体系、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体系架构。 “东湖一张图”涵盖水体水系、排口、水质水量、工程信息、涉湖矢量,以及东湖周边的湖泊、港渠、闸口、泵站等数据信息。通过电脑、手机登录后,可便捷了解东湖情况。信息平台还会全方位展示东湖水环境治理成果,让使用者快速了解东湖。 在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河湖中,东湖是唯一一座城中湖,周围环境相对复杂,除了要监控东湖岸线和排口,还要统筹考虑岸上城市、居民对湖水的影响。信息平台结合国家对示范河湖的验收要求和东湖现状,因地制宜,针对性打造自动巡护、管网溯源、数据驱动、闭环管理等具有东湖特色的个性化功能,为全面科学推行东湖湖长制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打造信息化治水的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助力东湖争创全国示范河湖。 排口革命靶向截污 首创排污口有奖举报 东湖“创新治水”夯实管湖基石 排口革命 2019年,东湖风景区掀起“排口革命”,全面排查东湖流域全部入湖排口,拿出蓝线水域排口坐标清单,靶向截污、分类处置,畅通雨水口,封堵污水口,消除混流口。在常态管理中,实施严苛的排口巡查机制,定点定人定组巡查,每日每周每月抽检,夯实成果。 同时创新举措,从2020年1月开始,面向全***实行污水排口有奖举报机制,查实后最高奖千元奖金。这在全国排口整治工作中属首例。“排口革命”成为东湖风景区2020年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的一大标志性举措。 勘界立桩 示范河湖建设期间,东湖风景区编制完成《东湖“蓝线”修编及“两区”划定规划》《东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完善湖长公示牌布设工作,全力推进东湖湖泊保护区勘界立桩。同时编制完成《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污水收集与处理专项规划》。 清理“四乱” 按照“发现一处、登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的原则,落实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清理整顿辖区内存在的“四乱”问题。10月14日,多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打击违法占湖、排污等现象。 巡湖护湖 整合调度水务、海事、生态环保等部门与第三方巡湖力量,形成多方巡湖模式。今年1-10月,东湖各级湖长、海事处、生态环保分局、第三方协查单位实施巡查650余次,其中各级湖长巡湖71次,巡湖次数执行率100%,巡湖处理率100%。 河湖监测 通过开展湖泊排口核查与建档、优化湖泊水位水质监测布局等工作,东湖湖泊基础档案信息得到进一步完善,做到“一湖一档、一湖一表、一湖一策”。东湖现有水位在线监测点7处、水质监测点18处,实现东湖水域全覆盖。2020年,针对东湖重点排口进行水质流量监测已达100多次。 水环境综合提升 水生态持续修复 “生态治水”助力东湖更清更亮 今年9月,大东湖深隧项目完工并投入试运行,进一步提升了东湖流域范围污水骨干收集及处理系统的能力,解决了原污水厂尾水达标排放的问题,释放了城市空间,助推经济发展,是长江大保护理念的重要实践。 对东湖实施的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全面展开,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工程、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染治理工程、内源控制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工程等。 磨山北片污水管网工程、王家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网完善工程、青王路污水管网工程相继启动;黄鹂小区、东湖楚天府、华侨城、秀水公寓、弘毅酒店等35个源头地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以及东湖流域范围内218处污水混错接节点改造工程实施完成;隐患点整治工作也全面启动,为东湖流域实现提质增效、“三清”(清源、清管、清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东湖溢流、面源及内源污染,实施了茅屋岭、喻家湖东湿地工程和典型示范雨水排口生态化改造工程,弘毅酒店、秀水公寓海绵化改造工程,喻家湖、庙湖、菱角湖清淤工程,以及东湖郭郑湖鹅咀、听涛景区内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在东湖有代表性的水域,开辟生态修复示范区,种植多种沉水植物。目前,这些“水下森林”长势良好,示范区水体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湖水变清变亮,为“水下森林”扩域、东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提升提供了样板。
,,,,,,,,,,,,,,,,,,http://cjrb.cjn.cn/images/2020-11/03/15/QQ%E5%9B%BE%E7%89%8720201029185738_b.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