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16 10:02:06

汉将试点开展船舶航行限速



11月13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长江武汉段水生态环境以及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长江江豚潜在栖息地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吸引长江江豚种群回归武汉城区江段,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为加速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武汉市将组织开展船舶航行限速试点。在征求相关主管部门以及水运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水文、航道以及航行状况,在长江江豚可能通过的城区江段开通通行船舶航行限速试点,包括设限船型(大型货船及高速快艇)、设限时间,以及最高航速等内容。通过开展限速试点保护相关水域的长江江豚免受船舶噪声以及船舶螺旋桨的直接伤害。
此外,武汉市还将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等***9项重点工作。包括组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现阶段武汉城区江段生态环境调查,重点调查军山大桥——阳逻大桥之间的岸带和洲滩(白沙洲、天兴洲)、港口码头和航运、排污口分布、鱼类资源和水下噪声等情况。布置和采用水下自动监测阵列,自动监测和记录长江江豚偶尔出现的时间和水域等。
组织开展长江江豚出没监视监测。选择长江江豚出现的重点江段设置2—3个固定观测点,聘请当地渔民作为长江江豚观测员,配备手机终端、摄像机、流速仪等相关监测监视仪器设备,及时掌握第一手监测数据资料,及时摸清长江江豚出没水域、出现频次以及数量变化,及时发现和组织救助受伤、搁浅的长江江豚,提升长江江豚野外保护效率。
组织长江江豚栖息江段建设论证。结合长江江豚重返和长期停留长江武汉城区江段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江江豚栖息江段建设,主要包括改造一定比例的城区固化岸带,使之更加自然化,促进小型鱼类自然增殖。进一步提升白沙洲、天兴洲自然岸带环境质量和水文条件,促使长江江豚长期停留。
组织开展相关技术运用。适度采用声学诱导技术,优先实现天兴洲、白沙洲水域长江江豚回归和较长期停留,逐步实现长江江豚重返武汉核心城区江段(鹦鹉洲大桥——武汉长江二桥之间的水域)。
建立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从人才培养、技术训练、国际交流等方面推进江豚驯养繁育、野化回归、搁浅救护等技术研究,积累和提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江江豚繁殖成功率,为人工繁育个体最终回归长江奠定技术基础。
组织“长江江豚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论证,在现有3所“守护长江江豚示范学校”的基础上,再建立3所此类学校,推进长江江豚等长江水生生物科普读物列入学校推荐的课外读物系列。依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NGO),开展水生生物科普、长江江豚保护、长江江豚回归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制作发放宣传画册、提升公众关注长江以及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意识。(湖北日报记者严运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将试点开展船舶航行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