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06
资料图:长江两岸建筑林立。记者任勇 摄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14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26
“采取视线通廊管控、立面修复提升、夜景亮化等方式,进一步擦亮黄鹤楼、晴川阁、防汛纪念碑等知名地标。”
该负责人介绍,“每个建筑群要有自身的‘曲线’”,规划将围绕新老地标建筑群,构筑错落有致、恢弘大气的滨江天际线,着重打造汉正街、汉口滨江以及武昌滨江“三大高层建筑簇群”,统筹好岸线与临江“第一立面”“第二立面”“第三立面”的关系,并注重建筑色彩与公共环境的整体协调。
同时,美化、亮化、彩化三环范围内、长江上的7座桥梁,提供最佳观景平台,将“七彩桥梁”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
天兴洲、白沙洲、南岸嘴“生态留白”保护修复成“生态岛”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39
资料图:秋日的汉口江滩色彩闪烁斑斓。记者李永刚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48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19:58
在主城区已形成的江滩公园基础上,重点完善汉口、武昌、汉阳三大“防洪保护圈”,并统筹防洪、景观、文化建设。
规划打造山水相融,文脉相承,串联汉口、汉阳、武昌江滩公园的慢行体系。通过推进沿江码头更新改造,贯通岸线,增添市民的亲水空间。
“户外运动爱好者可沿着江滩,跑遍武汉三镇。”该负责人介绍,未来沿着江滩步道,市民可无障碍地穿行于各个江滩公园。
天兴洲、白沙洲、南岸嘴如何打造?规划明确指出,把这些区域作为重要“生态留白”,全面加强保护与修复,使之成为“生态岛”。
此外,营造全民共享的文化公园、亲水驿站等,打造更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展现靓丽滨水景观画卷,构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一图了解
武汉两江四岸新变化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20:19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21:49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22:00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1-25 16: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