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下属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院长孟建军介绍,14个项目中有1个项目已建成、2个项目在建,11个项目将于今年底至明年陆续开工。这14个项目看似杂乱,其实有章可循——“全都按照‘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的建设策略进行谋划,每个项目都针对目前江滩建设中存在的‘痛点’,对症下药,看点十足。” 在汉口片区,长江龙王庙至武汉关段是整个汉口地区发展的历史“源点”,但多年来被港口码头分割,环境嘈杂、趸船斑驳、单位割据,市民难以亲近。2016年武汉市启动“两江四岸”港口码头整治提升工程。经过努力,绝大部分码头、船舶均已外迁,如今实施江汉碧道工程,可使岸线实现贯通,真正还岸于民。 在汉阳片区,杨泗港身处武汉二环内,曾是武汉最大货运港口。直到2010年货运功能外迁至阳逻港,这里才变得空空荡荡。本次启动的杨泗港都市T台工程,将学习借鉴上海杨浦经验,对原杨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进行改造、提升,让曾经钢筋水泥、“闲人莫入”的产业用地,变成漂浮在长江上的生态绿岛、对所有市民开放的亲水空间、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印记。 在武昌片区,洪山白沙片区是“两江四岸”规划中重要的发展特色区,但此处江滩曾长期砂场密布、大车横行,导致道路破损,灰尘漫天,居民苦不堪言。2016年武汉清理整治长江两岸砂场,严格禁止货车通行,并建成新的武金堤路,才使这里的江滩环境得以修复,旧貌换了新颜。本次洪山江滩改造工程将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打造“五路一体”的交通廊,使人、车各行其道,彻底解决困扰洪山江滩发展的交通问题,还民以江岸、江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