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激励机制不如民营企业灵活的央企烽火科技集团,一批又一批骨干人才陆续流失。
怎么办?
那一年,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成为股权激励试点区。
烽火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其下属最大企业烽火通信实施员工持股!
这是全国央企上市公司中,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首批200余名技术骨干获得公司股份,成了企业的“主人”。
2013年,光谷发起设立国内首个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借钱给企业员工买股份,总额5亿元。单个企业总申请额度最高3000万元,个人单笔最高可借款300万元。
2014年,烽火通信再度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732名骨干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以7.15元/股的价格,买入公司2879.5万股股票,总金额2.03亿元。这是当时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央企股权激励计划中,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
光器件领军企业光迅科技,同期实施1.25亿元股权激励计划,涉及236名骨干人员。
——首批向光谷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借款的5家企业中,4家来自“烽火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至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至90%。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余少华看来,央企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光谷率先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不仅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也为国企改革打通了一条留才路径。
过去7年,光谷累计拿出了3.75亿元,支持22家高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今年,光谷股权激励专项资金规模扩大至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