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上,来自我市的洪山菜薹、武汉汉绣两个地理标志项目获得金奖。
本届大赛,经过半决赛、网络评选和决赛等多轮评选,洪山菜薹、武汉汉绣荣获金奖,汉南甜玉米、黄陂绿茶、城楼寨茶、蔡甸豆丝、刀楼寨白茶、张店鱼面、法泗大米、天兴洲西瓜、黄陂薯尖、塔耳柿子、黄陂泥塑11个地理标志项目荣获优秀奖。
据悉,武汉在本届大赛上的成绩较上一届有大幅提升,获奖项目由8个增至13个,并且实现了金奖的突破,显示武汉在地理标志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品牌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地理标志既国际化,也接地气。从国际上说,地理标志关系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关乎国家利益,是国际知识产权谈判,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如著名的法国香槟就属于地理标志。接地气,体现其代表着地方土特产,使“土特产”在法律意义上“拥有姓名”,为特色商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8年,天兴洲西瓜登上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的餐桌。目前,我省“房县香菇”等13件地理标志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名录。地理标志在保护民族品牌、传承传统文化,助力扶贫攻坚和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地理标志具有独特性、高品质和稀缺性,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附加值远高于同类普通产品,有效推动现代都市农业致富增收。
新洲地理标志“城楼寨茶”和“刀楼寨白茶”,带动“旧街茶叶产业群”成为武汉茶产业主要基地,现有规上茶叶种植加工企业10多家,年产鲜茶4万余斤,销售利润超过千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
目前,武汉共有地理标志商标4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件,涵盖蔬菜、莲藕、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和汉绣、泥塑、豆腐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鱼、牛、螃蟹等特种养殖业。
但消费者对地理标志整体认知度还不够高。武汉市知识产权服务协会地理标志商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剑刚介绍,地理标志是舶来品,2001年才首次出现在商标法中,过去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市民知晓度确实不高,现在统一到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随着国家、***对地理标志重视程度提升,后续将在市民中有更广泛的认知度。
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研究出台促进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力争将武汉地理标志品牌做大做强。同时加强精准扶持,提升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品牌优势。
据悉,截至2020年9月底,湖北省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数量分别达461件、165个,分居全国第三、第二位。本届大赛,湖北全省有14个地理标志获金奖,12个地理标志获银奖,81个地理标志获优秀奖。
链接
洪山菜薹年产值已达1.6亿元
洪山菜薹发源地为宝通禅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洪山菜薹对土壤结构、水质和“小气候”要求极高。正宗洪山菜薹生长高约60至80厘米,拥有紫干、绿叶、黄花,色泽明艳,口感脆嫩爽口,没有土腥与苦涩味,是驰名中外的湖北名菜,有金殿御菜的美名。
近几年,科技赋能,发展菜薹标准化种植技术,突破洪山菜薹的时令性及产量不均衡的限制。在市、区支持下,武汉洪山菜薹产业化发展小组、菜薹产业协会相继成立,积极推进洪山菜薹品牌发展。
洪山菜薹每年11月中旬上市,目前在武汉有五大种植基地,分别是宝通寺、原产地(百瑞景)、先建村、天兴洲、老桥村,种植面积达3400亩,总产量510万公斤,年产值1.6亿元。洪山菜薹品牌由5家企业使用。市面上的价格每公斤约30元,普通菜薹则是每公斤6-10元。
汉绣春花扇赠送援鄂白衣战士
汉绣起源于汉代,兴于唐,盛于清,清朝中晚期在武汉发展到鼎盛状态。
2013年,汉绣获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是湖北首个文化类地理标志商标。
凝神的绣女,俯在绷框上,一针一线绘就美丽的图案,如今这样的场景在都市中并不寻常可见。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任本荣是从武汉绣花街走出的最后一名掌握汉绣全套技艺的艺人,任氏家族传承至今已经到了第六代。
汉绣代表性传承人任炜介绍,与温文尔雅的苏绣、清新淡丽的湘绣相比,汉绣粗犷浓艳独具特色。汉绣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浓墨重彩,装饰性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绣入其中。
今年3月,任炜将绣制的一批春花扇献给援鄂医疗队的巾帼英雄们。扇面绣图是她手工一针一线刺绣完成,每幅扇面绣着不同的春天花卉图案,表达武汉人民对白衣战士的敬意。
目前,汉绣在湖北省内各大景区设宣传销售点,在汉口和汉阳也有销售门店,每年产值300多万元。与苏州的地理标志苏绣拥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相比,武汉汉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撰文:王智)
统筹:长江财经品牌质量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