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的武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走过两个甲子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静坐在长江之滨,见证着中华民族风雨沧桑的历史和繁荣昌盛的今天。
120年间,同济从“痹病”到防治血吸虫病运动,到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田野调查;从抗击非典、救治汶川地震伤员,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等……在传染病防治、大型灾难救援,同济快速反应,一心赴救,一直在积极推动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防控和治疗体系建设。
120年格物穷理,同济人攀登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120年同舟共济,同济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一所百年老院,沉淀着物茂风华;一个新的世纪,激荡着意气风发。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同济医院将继续绽放出无尽的光彩!
医者精神
“同济人医德必须高尚,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1900年9月24日,百廿开瑞。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怀揣着为中国办医院的理想,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一家西医医院,取名同济医院。“同济”有一个深邃的寓意——同舟共济。
建院之初,只有不到二十张病床的同济医院对来诊的病人只收诊费,不收药费,后来普通病房供给膳食,儿童每天还都能喝到一瓶免费的牛奶。当时的中国,民众对西医认识不足,常有人抱有怀疑惧怕心理,宝隆总是热忱而耐心地做宣传解释,逐渐取得民众的信任。
1907年,宝隆医生创建上海德文医学堂,此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西医人才。
1925年,医院出版《同济医学月刊》介绍德国医学,开创了中外医学交流之先河。至此,同济医院成为培养中国现代西医人才的“摇篮”。一位又一位德高望重的医者从同济走出,百余年来悬壶济世。
同济的前辈和名医,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一片赤诚、一生奉献,展现出“格物穷理,同舟共济”的精神底蕴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时代高光。
这种精神底蕴体现在对医德的坚守。
“为了病人,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诊断搞清楚。”同济医院放射科教授郭俊渊求索一生,不仅救死扶伤,还含辛茹苦地编著科研、教书育人,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奖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术不论高低,医德必须高尚。同济人对医德的坚守,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裘法祖在88岁高龄时,经常向年轻医生们讲述他多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患者就感激不尽的故事。“一名医生的举手之劳,就可能让病人记一辈子。”
金士翱教授是推动麻醉学专业进入教育科目的第一人,年逾九旬仍在“音乐辅佐麻醉治疗”的创新领域探索。夏穗生教授团队历时两千个日夜、百余次动物肝移植尝试,摸索出可供临床使用的完整术式,填补了国家器官移植领域的空白……
大师风范,代代相传!责任在肩,冲锋在前!
1998年,簰洲湾溃堤后,同济医院医疗队是第一支抵达的医疗队。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同济医院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奔赴灾区。从1960年开始,先后参与援藏、援疆、援外、防治艾滋病、抗击非典、防治***等医疗援助任务。
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身处“风暴眼”中的同济医院尽锐出征,白衣执甲,奋战一线。从110平方米到5000多平方米,发热门诊50倍扩增;从一个病区到三个院区,15天内改造医用面积77371平方米,开放2050张重症床位。
“疫情开始时情况紧急,想到病人急需接诊,我们只能往前冲。刚开始每天有50-100人的发热门诊量,等到我们改造完病区,没几天主院区日发热门诊量就飙升到了1000人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院长王伟回忆当时的情景。
6200余名医务人员,坚守三个多月,一马当先奋战在全国抗疫最前沿;发热门诊累计接诊42414人次,累计收治重症、危重症住院病人3539人次,可用床位数、重症患者数、发热门诊接诊量均为武汉市之最。在武汉抗疫的主战场,同济医院是中坚力量,他们用执着和坚守建起了一道坚实的“白色长城”。
人民至上,所以同舟共济;生命至上,所以格物穷理!这是印刻在同济人灵魂深处的永恒信念!
医院精神
“不利于患者的东西,医院要放弃;利于患者的东西,医院要办好,「一切为了患者」是同济医院的选择。”
“一心赴救,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同济。”这是全体同济人120年来凝聚的共识。
同济医院,120年来从未留恋凡物,只愿紧紧跟随国家,救死扶伤。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同年11月,同济医院随同济大学内迁,历时3年,辗转于浙、赣、湘、粤、桂、滇、川7省,最终于1940年迁至四川李庄、宜宾。万里艰辛跋涉,沿路治病救人,同济医院还培养了189名医学毕业生,他们日后大多成为中国顶尖的医学人才。
抗战期间,同济人与军民同心,成为医疗救援的主力军。彼时,同济医院已取得突出医学成果,史称“南同济,北协和”。
1946年11月,同济师生返回上海,接收中美医院。
1948年,中美医院普外科规范、普及、推广局麻下胃大部切除术、甲状腺亚全切除术等手术,并使这些手术成为常规术式。当年,谢毓晋、金问淇、过晋源、裘法祖、陈任等创办了《大众医学》,开创我国科学科普传播之先河。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苏太仓驻训官兵大量患上“血吸虫病”,同济医院紧急赶赴太仓驻地开展“血防”工作,胜利完成任务。在此期间,邵丙扬教授首创的“酒石酸锑钾三日疗法”被迅速推广到全国,500万血吸虫病患者因此受益。
新中国成立后,同济医院继续担当***责任,在国家民族最需要救死扶伤的地方,兢兢业业,一心赴救。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1月,同济医院医疗队组成113人的抗美援朝队伍启程北上。
1951年2月2日,同济医疗大队到达长春军医大学,在那里,同济医务人员不仅开展了大量骨科、腹部外科、胸外科等手术,还以医带教,建立起外科常规制度、医生查房制度、总住院医师制度,帮助长春军医大学培养医学人才。
1955年3月,同济医院整体迁至武汉。21位正副教授、100多位讲师助教、40多位干部技工、60多位护理人员放弃了“大上海”的便利生活,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带到中南地区。
65年,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历经风霜的硬汉;
65年,一段医学的文明传播至中南各地;
65年,一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梦想的种子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整体搬迁至华中重镇武汉。时至今日,整整65年的时间,同济医院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培干、公共卫生”五大任务,发挥着“中心、示范、辐射”三大功能。为了这份国家使命,一大批“同济人”在艰苦的岁月里,用毕生的心血履行了崇高的担当。
1984年8月,“抗炎6号”揭示了中医的清热解毒与解内毒素之毒有关,而这种解毒作用是清热解毒药直接破坏内毒素和保护组织细胞间接对抗毒素的综合效应。这不仅解开了一个几千年的中医之谜,更展示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作为当时这种新药的主要研制者,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李鸣真与北京的专家们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在各方专家的协助下,“抗炎6号”片剂发挥了很好疗效。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医院汇通中外,更加开放融合。
“把方便让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把实惠送给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1999年,同济提出了“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并践行至今。
千禧年,同济医院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以创建“国际一流”作为目标。同年,门诊病人达125万人次,出院病人3.3万人次,手术3万台次,标志着医院服务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后的十年,这家医院苦练内功:医疗技术创新突破,缩短与国际一流距离;医院门诊量、手术量、住院病人数持续增长,稳居国内医院前列;新外科大楼拔地而起,其功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先进……
同济医院率先国内探索现代医院管理。以病人安全、服务便捷为目标,创新、引入一系列国际先进医院管理举措,终于在2012年12月10日,通过德国KTQ质量认证,成为亚洲首家通过此项国际一流医院质量认证的医院。管理,成为同济医院新口碑,也是这家医疗“国家队”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又一奉献。
2015年10月18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正式开诊;2016年10月18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诊。“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的壮阔蓝图由此拉开。11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济医院拥有的“国家队”方阵首次整体服务于长江以南和汉阳知音故里。
今天,同济医院之于武汉,已不仅仅是一所医疗机构,她还称得上是这座城市的质量名片、品牌标识和精神文化的象征,也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元素。
“百廿扬帆济沧海,同心赴救兴中华。”他们,65年前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迁汉;他们,扎根中部改变中部医疗格局;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他们,铸就了“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爱国奋斗精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国际主义精神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先进医学从德国引入中国,终会再从中国走向世界。
120年来,同济医院饱含着国际主义精神,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时任苏丹总统、德国总理和卫生部长、德国大使、法国、日本、非洲17国医学代表团等贵宾先后到医院参观访问……
医者之心,大爱无疆。
新中国第一次外派的医疗队,有骄傲的同济人。
他们从湖北出发,奏响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壮丽交响。
2013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主席在刚果(布)接见援外医疗队时,总结提炼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这精神,正是“源头活水”,使中国医生“清如许”,且源源不断,汇江入海,展示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情怀。
这是为了全人类医疗卫生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交响——
1963年元旦,独立不久的阿尔及利亚百废待兴,百姓饱受疾患之苦时,中国政府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遣医疗队援助非洲兄弟。
非洲气候炎热,当时经常停水断电,更有枪炮声常常在手术室外回响;当时的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经济艰难待兴。1963年4月,第一支中国医疗队仍然如约走出,从此开启了中国医疗援外的发展之路,也改变了非洲人民的健康命运。
1975年,援非中国医疗队中的同济教授夏穗生,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作学术报告期间,治疗阿尔及利亚的一位断肢患者,在与医疗队专家们紧急会诊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患者进行断肢再植。清洗、修剪、吻合,六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不眠不休……断肢再植手术获得成功,患者的小腿保住了!他为这位身处壮年的非洲农家,带去了新生的希望。
1994年6月30日的凌晨,第二十批医疗分队长、同济妇产科医生唐春海,带领医疗队员完成了阿尔及利亚首例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手术,而积劳成疾的他却在援非的第19个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是汉子一条,春蚕到死丝方尽,服从祖国的安排,完成祖国赋予的使命。” 这是他在给总队长汇报工作时写下的最后一席文字。从青丝到白发,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他也心向祖国、心存暖阳。“家事、国事、天下事,我的心永远向着祖国!”
“我们也曾面临传染病肆虐、防护措施简陋、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危险关头。但为了救治病人,我们从不放弃。” 同济医院妇产科常务副主任王世宣说。
沿着先辈的足迹,大到80岁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小到10来岁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附件切除手术,王世宣实现了四级腔镜手术零的突破,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誉。
“‘一心赴救’,是我们的同济精神。”2007年,作为队长,同济医院产科主任的冯玲带着一支由同济医院组建的医疗队,远赴南部非洲的莱索托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简陋的设备、残缺不全的器械、年轻的手术搭档,都未曾让她退缩。
2020年10月7日,同济医院组成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赴莱索托、安哥拉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援助工作,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带到非洲,帮助两国提高疫情应对能力。
从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到专科疾病、疑难重症的诊治;从推广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学,到开展断肢再植、心脏外科等高端技术;从捐赠药品设备,到开展专业培训。同济援外医疗队员携手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救治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用实际行动换来了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回首百年同济半个世纪的援非历程,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同济人的真心赴救;即使路途漫漫,仍然点亮着他们的健康希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同济人的薪火相传;即使身处他乡,仍然闪耀着中国医生的温暖光芒。
中国援外医疗事业走过了57年的温暖足迹。在这57年里,同济医院齐心协力,共派出医疗队39批、医疗队员162人,踏遍了阿尔及利亚、卢旺达、莱索托等非洲大地。
如今,中非卫生健康合作走进了全新阶段,这是同济人奉献给“一带一路”健康合作的壮丽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