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官方回复,长江新区两大项目加快推进!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2-12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经认真研究
以及综合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长江新城管委会的会办意见
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013号提案的答复”里回复
将做好“中碳登”落户工作
加快推进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建设
据悉“中碳登”、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均已确定落户长江新区

发表于 2020-12-12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详情如下:
市民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依托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武汉,促进碳交易产业集聚发展的提案收悉。武汉生态环境局经认真研究,以及综合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长江新城管委会的会办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将在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积极协调推进湖北碳交易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编制我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将推动绿色要素市场建设纳入“十四五”重点工作,设立工作目标,确保我市各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在“十四五”期间共同推进。
二是做好“中碳登”落户工作。
配合省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中碳登”配套服务工作,支持碳交易产业链延伸发展,鼓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开发新业务,提升区域影响力,同时支持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合法合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支持民间资本及各类投资基金进入市场,探索通过碳资产为企业融资,进一步盘活我市绿色资产,为武汉建成绿色金融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依托“中碳登”为融资源头,着力加强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
为了更好地带动武汉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设立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碳登”建设和推动湖北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成立绿色低碳产业基金,主要投向湖北碳市场建设、重点企业培育、政府和***资本合作(PPP)项目、上市前基金(Pre-IPO)项目建设等,对接丝路基金、中国绿色发展基金、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等投融资平台;推广PPP模式,吸引、带动***资本和企业增加投入,共同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造血输血。
四是加快推进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建设。
按照“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的部署,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发展需求,为了吸引低碳技术需求及其催生的低碳产业落户武汉,增强我市低碳技术研发水平和转化能力,提升我市绿色低碳产业的内生动力和竞争力,在武汉长江新城打造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区。园区建成5年后,计划将吸引5个国际一流的低碳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吸引20个国家级及省级实验室入驻,储备绿色低碳技术达300余项,以点带面孵化和培育1000个低碳产业项目落户武汉,其中,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00余家,上市公司十余家,带动上下游形成一个超千亿级的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链
五是推进设立武汉市绿色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成熟经验做法,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建设集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认证于一体的武汉市绿色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绿色信贷平台,通过银行信贷产品的标准化上架和企业融资需求的线上实时发布,实现产品自选和银企无缝对接;建立绿色投资平台,汇集我市内中小微企业和市内外投资机构,挖掘各阶段优质企业和项目入库,推动优秀项目与资本的对接;建立绿色认证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实施绿色贴标,通过对接环保行政处罚、环境信用等级评定等数据资源,实现认定评价的精准化、自动化、可视化。
六是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国际合作平台。
继续加强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合作,积极争取我市主要领导担任全球市长盟约顾问委员会委员一职,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低碳大数据平台、“一带一路”低碳技术交易中心、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依托“一带一路”企业联盟筹备建设绿色产业联盟,积极承办国际碳市场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峰会等活动,加快引进绿色低碳产业优质项目和企业。
七是加强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中碳登”的影响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回汉,持续释放“留汉创业就业”“资智回汉”等政策红利,发挥顶尖人才、关键人才创业引领作用;定期举办碳市场行业能力建设培训,加强碳市场人才建设,推动碳市场参与者持续再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碳市场相关教育能力建设。

此前消息:
2019年4月10日上午,从长江新城创新发展中心(IDC)建筑方案国际征集评审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选址意向落地,初步将落户武汉长江新城创新发展中心,这标志着武汉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在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20: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IDC项目选址长江新城起步区谌家矶商务总部区,位于江岸区谌家矶片区临江一线,南至江北快速路,北至谌家矶大道,东至兴盛路,西至滠水河东路,用地面积约9.36公顷(140亩)。
据悉,长江新城创新发展中心(IDC)项目除了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管理系统(中碳登)选址办公用房外,主要功能还包括:150-180米高的IDC大厦、具备“政务智慧服务”的市民服务中心,还有国际机构组织办公及展示中心、五星级酒店、特色商业街区、人才公寓等。以金融科技、国际交流为主导产业,是长江新城沿江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2 20: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122040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