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随走随拍] 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⑪胜利街上这幢小楼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1-6-15 14: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位于江岸区胜利街165-169号(原四民街61号)的这幢三层红砖洋房,掩映于繁华汉口的胜利街上,乍看起来较为普通。然而9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人指挥中国革命的“心脏”,被党史专家誉为大革命时期的“中南海”。


这里就是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王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95后讲解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他参加文博工作的第一年。入馆以来,面对繁重的接待任务,他工作认真负责,短短半年,参与馆内外的社教工作、爱国主义宣教活动近百场,获省级博物馆讲解比赛二等奖。


发表于 2021-6-15 14: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106151443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5 14: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储在讲解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供图


“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专题报道,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长江网推出,每期邀请一位红色场馆中的青年讲解员,讲述红色场馆中的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红色宝藏。第十一期让我们跟随讲解员王储,走进红色革命的“心脏”——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王储——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后,革命势力迅速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一时间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被称之为“赤都”。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开始陆续从广州迁移武汉。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国***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以及工农运动***也纷纷汇集武汉。


1927年4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乘船抵汉,标志着中共中央机关完成了从上海到武汉的迁移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革命形势异常严峻,中国***在武汉也面临工作繁重、斗争复杂的局面。


陈独秀来到武汉后,中共中央秘书厅及其办公室就设在这座洋房内。根据早期***人的回忆,我们了解到,洋房的一楼是警卫人员居住的地方和饭厅;二楼是会议室,用来召开会议和接待访客;陈独秀就居住在三楼临街的大房间。在那段峥嵘岁月里,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等数十位***在此居住、办公或从事重大的革命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6151443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5 14: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供图


在这座洋房内,中国***领导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人运动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领导了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斗争,支持了武汉国民政府进行的第二次北伐战争,主持了武汉中央军事***学校,举办了培养工人、农民、妇女运动干部的学校和党务训练班,编辑出版了一批革命的书籍报刊,并筹备中共五大的召开,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推向高潮。


“七一五”分共前夕,中共中央***被迫撤离此处,秘密转移到***隐蔽的地方,继续领导党的工作。1927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机关迁回上海。


1926年9月至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在汉期间,也是大革命形势从高潮转向低谷的特殊时期。短短一年间,面对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作出了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实现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微信图片_202106151443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