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4
0
超级版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琴台钢材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建筑钢材专业市场,占地面积近800亩,入驻钢贸商497家,拥有各种门面1200多间,年钢材吞吐量500多万吨,年均交易额近300亿元,解决了近万人就业问题。
“近年来钢贸商的生存和发展不容乐观,急需转型升级。” 从2002年起,吉林人刘兴强就在琴台钢材市场打拼,2005年进入武汉市弘飞物资有限公司,虽然公司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他对潜在的危机看得很清楚。
虽然市场早已有了各种电商平台,但刘兴强和很多钢贸商一样,内心依旧习惯于现货交易,“和客户见面看货洽谈,别人放心,自己心里也有底,不担心看走眼收不回货款”。
刘兴强在指导员工进行交易
基于这种交易模式,在市场建立后很长时间内,钢贸商都习惯于“前店后厂(场)”交易模式,厂是指当时汉钢生产建筑用钢材的棒材分厂,主要生产市场热销的螺纹钢;另一个“场”则是市场内配套的轧钢、仓储、物流等服务,现场看货、现场交易。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市场所在地逐渐变成了闹市中心,钢材生产加工受限,运输钢材的物流也对城市交通造成不小影响,传统现货交易模式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
更让刘兴强等商户感到压力倍增的,是日益增加的人员开支。为了争取更多终端客户,他需要增加很多营销人员,在一些重要客户所在地甚至要常年驻点,财务成本很高,“本来现在利润率就不高,如果能够实现交易方式的创新,减少成本开支,对我们商户渡过难关、做大做强帮助很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