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今天,武汉这个区70岁生日啦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2-2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0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950年12月2日,武汉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后花园——东湖风景区建区掀开这座大湖全新的历史图卷。
今天是东湖风景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砥砺70年,3次大蜕变,最美城中湖、世界级城市绿心展露盛世美颜。东湖传奇是怎样炼成的?



发表于 2020-12-2 1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930年,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在东湖修建“海光农圃”,形成城市公园的雏形。武汉解放后,海光农圃更名为“东湖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12月2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布通令,将东湖公园改称“东湖风景区”,认为东湖地区广大,风景优美,如果只以公园的范畴进行局部建设,恐怕有损整体的自然风景。建设者放眼大东湖区域,要开辟一个“成为劳动人民及国际友人游憩之所”的自然风光名胜区。东湖第一轮建设高潮由此开启,确定了建设一个世界级风景区的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涛景区最早建成开放。20世纪70-80年代,武汉最热门的一日游目的地便是听涛。那时候从汉口去东湖,如同一次长途旅行,孩子们乐不可支。

漫步听涛,以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为核心的景观群落,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行吟阁、桔颂亭、沧浪亭、荷风桥、听涛轩等,大多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同时代的长天楼、先月亭、可竹轩等园林建筑小品,展现了楚文化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东湖风景区入列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区划为5区24景,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五大景区敲定。此后十年,东湖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潮,圈定磨山为重点,楚文化为特色,楚城横空出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城”一度是东湖旅游的热词,盛况不亚于今年的网红“东湖之眼”。“90后”们小时候常被妈妈带去的磨山楚城,逛过的楚市、楚天台、凤标、祝融观星、楚才园、离骚碑、哲人园等景点,都是30多年前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东湖梅园是我国主要赏梅胜地,樱花园是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
东湖融合自然、园林和植物资源优势,形成冬梅吐艳、夏荷飘香、各类花卉、四季芬芳的赏花特色,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第二个建设高潮中“种”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高效率建设 世界级东湖绿道
经过两年建设,2017年底,总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全线贯通、扣环成网,成为我国最长的城区内5A级景区环湖绿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绿道永久锁定东湖岸线,终结侵湖占湖历史,并融入大量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雨洪管理发挥作用,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这是新时代东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 高标准打造 全国生态治水新样板
近年,东湖全力推进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共治,努力走出一条“大湖、名湖、城中湖”的生态治水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鸥展翅,鱼翔浅底。

六大治水成果
全面完成东湖水域退渔还湖,终结50多年群湖割据历史。
全面整治小游船,根除困扰东湖20多年的水上顽疾。
全面完成排口革命,对蓝线范围内521个排口分类处置。
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治理,完成绿道沿线60个湖边塘的生态修复和水质提升。
全面落实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
全面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基本完成东湖港、九峰连通渠、湖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建立“市区联动、流域联排、分区管控”的大东湖流域水系调度机制。
经过系统治理,东湖水质持续好转,总体保持Ⅲ类,创40年来最好水平。2019年,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2020年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验收,成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典范、引领生态治水的国家级示范样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