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的风 - 

[其它信息] 徐家棚街抓好“四个围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5 1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他们还在各个社区开展路面清洁打扫、垃圾分类宣传、文明生活习惯引导等活动。

如今,徐家棚街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居民纷纷为创城行动点赞:“你看我们的街道多干净,小车停放得多整齐,原先随处张贴的小广告也没有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指导我们垃圾分类,感觉生活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徐家棚街的文明“底色”。水岸星城社区工作人员还透露,为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社区目前正在探索智慧垃圾分类项目,将原垃圾转运点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成新型环保垃圾分类屋,投放60多组智能分类垃圾桶。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习惯正在悄然成为良好***风尚。

不论是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还是垃圾分类、民呼我应,徐家棚街始终牢牢扭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记录徐家棚的历史性时刻

众志成城防疫情
各社区因地制宜建立应急机制
“如果不是大家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可能真的不能这么快控制好!”彭婧是水岸星城社区党委书记,疫情期间,她和社区一万多名居民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

水岸星城社区下设4个小区,然而只有11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疫情防控任务越来越繁杂,彭婧犯了难。为了解决困难,她开始在社区居民里招募志愿者:聚沙成塔,如果我们小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是不是咱们的大局就可以更快地控制好?当天晚上,96名志愿者纷纷报名。疫情期间,社区共招募志愿者130人,他们的累计服务时长达7万小时

“人员充实了,社区的各项工作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彭婧介绍,为了给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区党委按区域成立两个联防联控临时党支部,对参加抗疫工作的党员全部登记造册,依托社区、业委会、老年大学、物业企业进行四方联动:社区开展“网格化、地毯式”的拉网排查,全力开展精准摸排,落实重点人员检测检查;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分发大型团购以及协助居民团长的货到分发,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老年大学则通过线上课程促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防疫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街道各社区组织动员各方力量,以党建引领,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长轮社区开启“321工作模式”,使三个主体(社区党员、流动党员、下沉党员)两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在“15分钟党员回应圈  24小时服务社区群”这个应急联动机制下,防疫控疫;国际城社区探索打造“3+3+2”模式,建立矛盾问题排查、及时处理、多方联动机制,让社区网格工作队、下沉党员工作队、小区物业工作队合力将问题化解于未然……

眼下,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社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徐家棚街着重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民呼我应”等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

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7月1日,成功拿到1000万元金融纾困贷款后,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兴奋地说,公司团队有底气出去拿更多的订单了。

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在徐家棚街,是一家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交通、人脸识别、智慧安监、智能安防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0余项。疫情期间,企业紧急自主开发“爱迪智慧人脸识别测温系统”,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成功入选湖北省疫情期间推荐使用云产品及服务目录

“疫情期间,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一刻不停工,战斗在抗疫一线。”张振说,他们的技术团队先后为武汉10多家医疗机构、高校、机关,现场提供人脸测温系统的技术保障服务。

今年3月,企业正式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上亿元的应收账款滞后,流动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徐家棚街迅速将企业的情况上报至区发改局、区金融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6月上旬,湖北银行汉口支行为爱迪科技发放1000万元纾困贷款,该贷款可享受一年期政府专项贴息,可为企业节省利息成本近40万元。

和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样,辖区四上企业湖北楚农家粮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贷款金额,并享受到武汉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给予的100%贴息。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复产后,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为企业提供包保服务,分片分组重点走访和联系辖区企业,第一时间将市、区的重要政策传达给企业,协助企业共渡难关,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党员冲锋在防汛一线显担当
月亮湾险段不再险
梅雨袭来,洪峰抵汉,武汉关最高洪水位达到28.77米。长江、汉江来水在汉口龙王庙汇合后,首先冲刷武昌月亮湾岸堤,形成回流,历来都是长江险段。几次洪峰过境,月亮湾成为徐家棚街党员们的重要战场

7月8日上午,在武昌江滩月亮湾闸口附近,90后巡堤员汪晗一边仔细查看水位桩上的水位数据,一边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汪晗来自徐东社区,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第一次上堤参加巡查。

她说,当天早上5时10分,她骑着自行车出门,从青山建设十一路出发,沿临江大道一路骑行17公里,参加当天早上6点至下午2点的第一班值守。当时,防汛值守点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守,每班安排防汛人员8名。

当天上午,汪晗戴着志愿者红袖章,跟社区同事一起,沿武车路至横堤二街1.9公里范围长江干堤徒步巡查,沿途检查水情,在淹水区域设置警戒线、警示横幅,劝阻非防汛人员离开现场。大家一路巡查往返约3.8公里,耗时约1小时。天上正下着雨,尽管穿着雨衣,汪晗的头发还是被打湿,脚上穿的运动鞋也被浸透了。

1998年的长江干堤月亮湾段还是一条土堤。经过20多年的改造提升,曾经的土堤已经升级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月亮湾城市阳台还新装了800多米长的铝合金移动装配式防洪墙,拆装灵活,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虽然如此,但值守人员依旧说:“洪峰过汉后,我们丝毫不能松懈,要采取技防、人防,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处置。”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被困群众,党旗就在哪里高高飘扬。街道防汛副指挥长汪迎春枕戈待旦“誓与大堤共存亡”,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98抗洪”见证人邵义再登月亮湾,当起巡堤员;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确保急难险重位置上都有党员……在防汛救灾的战斗中,徐家棚街一个个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坚实的臂膀为群众遮风挡雨,也以自己的担当作为树立起一座座标杆,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大成武昌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
投稿 | dachengwuchang@qq.com   
联系电话 | 027-88930455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标明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5 15: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他们还在各个社区开展路面清洁打扫、垃圾分类宣传、文明生活习惯引导等活动。

如今,徐家棚街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居民纷纷为创城行动点赞:“你看我们的街道多干净,小车停放得多整齐,原先随处张贴的小广告也没有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指导我们垃圾分类,感觉生活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徐家棚街的文明“底色”。水岸星城社区工作人员还透露,为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社区目前正在探索智慧垃圾分类项目,将原垃圾转运点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成新型环保垃圾分类屋,投放60多组智能分类垃圾桶。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习惯正在悄然成为良好***风尚。

不论是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还是垃圾分类、民呼我应,徐家棚街始终牢牢扭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记录徐家棚的历史性时刻

众志成城防疫情
各社区因地制宜建立应急机制
“如果不是大家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可能真的不能这么快控制好!”彭婧是水岸星城社区党委书记,疫情期间,她和社区一万多名居民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

水岸星城社区下设4个小区,然而只有11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疫情防控任务越来越繁杂,彭婧犯了难。为了解决困难,她开始在社区居民里招募志愿者:聚沙成塔,如果我们小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是不是咱们的大局就可以更快地控制好?当天晚上,96名志愿者纷纷报名。疫情期间,社区共招募志愿者130人,他们的累计服务时长达7万小时

“人员充实了,社区的各项工作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彭婧介绍,为了给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区党委按区域成立两个联防联控临时党支部,对参加抗疫工作的党员全部登记造册,依托社区、业委会、老年大学、物业企业进行四方联动:社区开展“网格化、地毯式”的拉网排查,全力开展精准摸排,落实重点人员检测检查;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分发大型团购以及协助居民团长的货到分发,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老年大学则通过线上课程促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防疫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街道各社区组织动员各方力量,以党建引领,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长轮社区开启“321工作模式”,使三个主体(社区党员、流动党员、下沉党员)两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在“15分钟党员回应圈  24小时服务社区群”这个应急联动机制下,防疫控疫;国际城社区探索打造“3+3+2”模式,建立矛盾问题排查、及时处理、多方联动机制,让社区网格工作队、下沉党员工作队、小区物业工作队合力将问题化解于未然……

眼下,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社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徐家棚街着重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民呼我应”等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

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7月1日,成功拿到1000万元金融纾困贷款后,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兴奋地说,公司团队有底气出去拿更多的订单了。

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在徐家棚街,是一家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交通、人脸识别、智慧安监、智能安防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0余项。疫情期间,企业紧急自主开发“爱迪智慧人脸识别测温系统”,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成功入选湖北省疫情期间推荐使用云产品及服务目录

“疫情期间,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一刻不停工,战斗在抗疫一线。”张振说,他们的技术团队先后为武汉10多家医疗机构、高校、机关,现场提供人脸测温系统的技术保障服务。

今年3月,企业正式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上亿元的应收账款滞后,流动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徐家棚街迅速将企业的情况上报至区发改局、区金融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6月上旬,湖北银行汉口支行为爱迪科技发放1000万元纾困贷款,该贷款可享受一年期政府专项贴息,可为企业节省利息成本近40万元。

和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样,辖区四上企业湖北楚农家粮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贷款金额,并享受到武汉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给予的100%贴息。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复产后,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为企业提供包保服务,分片分组重点走访和联系辖区企业,第一时间将市、区的重要政策传达给企业,协助企业共渡难关,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党员冲锋在防汛一线显担当
月亮湾险段不再险
梅雨袭来,洪峰抵汉,武汉关最高洪水位达到28.77米。长江、汉江来水在汉口龙王庙汇合后,首先冲刷武昌月亮湾岸堤,形成回流,历来都是长江险段。几次洪峰过境,月亮湾成为徐家棚街党员们的重要战场

7月8日上午,在武昌江滩月亮湾闸口附近,90后巡堤员汪晗一边仔细查看水位桩上的水位数据,一边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汪晗来自徐东社区,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第一次上堤参加巡查。

她说,当天早上5时10分,她骑着自行车出门,从青山建设十一路出发,沿临江大道一路骑行17公里,参加当天早上6点至下午2点的第一班值守。当时,防汛值守点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守,每班安排防汛人员8名。

当天上午,汪晗戴着志愿者红袖章,跟社区同事一起,沿武车路至横堤二街1.9公里范围长江干堤徒步巡查,沿途检查水情,在淹水区域设置警戒线、警示横幅,劝阻非防汛人员离开现场。大家一路巡查往返约3.8公里,耗时约1小时。天上正下着雨,尽管穿着雨衣,汪晗的头发还是被打湿,脚上穿的运动鞋也被浸透了。

1998年的长江干堤月亮湾段还是一条土堤。经过20多年的改造提升,曾经的土堤已经升级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月亮湾城市阳台还新装了800多米长的铝合金移动装配式防洪墙,拆装灵活,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虽然如此,但值守人员依旧说:“洪峰过汉后,我们丝毫不能松懈,要采取技防、人防,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处置。”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被困群众,党旗就在哪里高高飘扬。街道防汛副指挥长汪迎春枕戈待旦“誓与大堤共存亡”,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98抗洪”见证人邵义再登月亮湾,当起巡堤员;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确保急难险重位置上都有党员……在防汛救灾的战斗中,徐家棚街一个个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坚实的臂膀为群众遮风挡雨,也以自己的担当作为树立起一座座标杆,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大成武昌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
投稿 | dachengwuchang@qq.com   
联系电话 | 027-88930455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标明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5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他们还在各个社区开展路面清洁打扫、垃圾分类宣传、文明生活习惯引导等活动。


如今,徐家棚街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社区居民纷纷为创城行动点赞:“你看我们的街道多干净,小车停放得多整齐,原先随处张贴的小广告也没有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指导我们垃圾分类,感觉生活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徐家棚街的文明“底色”。水岸星城社区工作人员还透露,为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社区目前正在探索智慧垃圾分类项目,将原垃圾转运点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成新型环保垃圾分类屋,投放60多组智能分类垃圾桶。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习惯正在悄然成为良好***风尚。


不论是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还是垃圾分类、民呼我应,徐家棚街始终牢牢扭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记录徐家棚的历史性时刻


众志成城防疫情
各社区因地制宜建立应急机制
“如果不是大家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可能真的不能这么快控制好!”彭婧是水岸星城社区党委书记,疫情期间,她和社区一万多名居民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


水岸星城社区下设4个小区,然而只有11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疫情防控任务越来越繁杂,彭婧犯了难。为了解决困难,她开始在社区居民里招募志愿者:聚沙成塔,如果我们小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是不是咱们的大局就可以更快地控制好?当天晚上,96名志愿者纷纷报名。疫情期间,社区共招募志愿者130人,他们的累计服务时长达7万小时。


“人员充实了,社区的各项工作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彭婧介绍,为了给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区党委按区域成立两个联防联控临时党支部,对参加抗疫工作的党员全部登记造册,依托社区、业委会、老年大学、物业企业进行四方联动:社区开展“网格化、地毯式”的拉网排查,全力开展精准摸排,落实重点人员检测检查;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分发大型团购以及协助居民团长的货到分发,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老年大学则通过线上课程促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防疫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街道各社区组织动员各方力量,以党建引领,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长轮社区开启“321工作模式”,使三个主体(社区党员、流动党员、下沉党员)两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在“15分钟党员回应圈  24小时服务社区群”这个应急联动机制下,防疫控疫;国际城社区探索打造“3+3+2”模式,建立矛盾问题排查、及时处理、多方联动机制,让社区网格工作队、下沉党员工作队、小区物业工作队合力将问题化解于未然……


眼下,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社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徐家棚街着重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民呼我应”等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


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7月1日,成功拿到1000万元金融纾困贷款后,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兴奋地说,公司团队有底气出去拿更多的订单了。


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在徐家棚街,是一家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交通、人脸识别、智慧安监、智能安防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0余项。疫情期间,企业紧急自主开发“爱迪智慧人脸识别测温系统”,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成功入选湖北省疫情期间推荐使用云产品及服务目录。


“疫情期间,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一刻不停工,战斗在抗疫一线。”张振说,他们的技术团队先后为武汉10多家医疗机构、高校、机关,现场提供人脸测温系统的技术保障服务。


今年3月,企业正式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上亿元的应收账款滞后,流动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徐家棚街迅速将企业的情况上报至区发改局、区金融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6月上旬,湖北银行汉口支行为爱迪科技发放1000万元纾困贷款,该贷款可享受一年期政府专项贴息,可为企业节省利息成本近40万元。


和武汉爱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样,辖区四上企业湖北楚农家粮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贷款金额,并享受到武汉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给予的100%贴息。徐家棚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复产后,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为企业提供包保服务,分片分组重点走访和联系辖区企业,第一时间将市、区的重要政策传达给企业,协助企业共渡难关,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党员冲锋在防汛一线显担当
月亮湾险段不再险
梅雨袭来,洪峰抵汉,武汉关最高洪水位达到28.77米。长江、汉江来水在汉口龙王庙汇合后,首先冲刷武昌月亮湾岸堤,形成回流,历来都是长江险段。几次洪峰过境,月亮湾成为徐家棚街党员们的重要战场。


7月8日上午,在武昌江滩月亮湾闸口附近,90后巡堤员汪晗一边仔细查看水位桩上的水位数据,一边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汪晗来自徐东社区,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第一次上堤参加巡查。


她说,当天早上5时10分,她骑着自行车出门,从青山建设十一路出发,沿临江大道一路骑行17公里,参加当天早上6点至下午2点的第一班值守。当时,防汛值守点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守,每班安排防汛人员8名。


当天上午,汪晗戴着志愿者红袖章,跟社区同事一起,沿武车路至横堤二街1.9公里范围长江干堤徒步巡查,沿途检查水情,在淹水区域设置警戒线、警示横幅,劝阻非防汛人员离开现场。大家一路巡查往返约3.8公里,耗时约1小时。天上正下着雨,尽管穿着雨衣,汪晗的头发还是被打湿,脚上穿的运动鞋也被浸透了。


1998年的长江干堤月亮湾段还是一条土堤。经过20多年的改造提升,曾经的土堤已经升级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月亮湾城市阳台还新装了800多米长的铝合金移动装配式防洪墙,拆装灵活,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虽然如此,但值守人员依旧说:“洪峰过汉后,我们丝毫不能松懈,要采取技防、人防,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处置。”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被困群众,党旗就在哪里高高飘扬。街道防汛副指挥长汪迎春枕戈待旦“誓与大堤共存亡”,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98抗洪”见证人邵义再登月亮湾,当起巡堤员;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确保急难险重位置上都有党员……在防汛救灾的战斗中,徐家棚街一个个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坚实的臂膀为群众遮风挡雨,也以自己的担当作为树立起一座座标杆,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大成武昌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
投稿 | dachengwuchang@qq.com   
联系电话 | 027-88930455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标明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