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的风 - 

[其它信息] 明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7 14: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醒:


1、同一子女的子女教育扣除项目,父母双方的扣除比例应符合政策规定标准。

相关政策: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2、纳税人填报的赡养老人项目,共同扣除人的合计扣除金额要符合标准。

相关政策: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于约定分摊。

3、纳税人与其配偶不能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政策: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提醒内容:提醒纳税人与配偶进行沟通,商定各自享受的扣除项目和扣除方式,确认没有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新闻:年收入低于六万 可享个税新政策


时值年末,个税政策再度迎来新变化。12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称,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指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3个条件:上一纳税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单位任职且预扣预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上一纳税年度1-12月的累计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薪金所得,且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不超过6万元;本纳税年度自1月起,仍在该单位任职受雇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比如,小李2020年至2021年都在同一单位上班,该单位2020年1月到12月每月均为小李办理了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假设小李2020年工薪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政策与以往相比将带来哪些好处?税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有部分固定从一处取薪且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纳税人,虽然全年算账不用缴税,但因其各月间收入波动较大或者前高后低等原因,年中无法判断全年所得情况而某一个或几个月份被预扣预缴了税款,年度终了后仍需申请退税。而新办法施行后就能免去这种麻烦。例如,2021年,单位1月给小张发放10000元工资,2-12月每月发放4000元工资。在不考虑各项扣除的情况下,按照原预扣预缴方法,小张1月需预缴个税(10000-5000)×3%=150元,***月份无需预缴个税;全年算账,因其年收入不足6万元,故通过汇算清缴可退税150元。采用新预扣预缴方法后,小张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计减除费用6万元而无需预缴税款,年度终了也就不用办理汇算清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就要扣税,而实际上每月收入并不稳定,一年总收入没超过60000元。遇到这种情况,年终还需要去申请退税。现在新办法更人性化,更简便,只要年累计收入不超过60000就不会扣税,这样就免去了再去申报退税这种麻烦。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 楚天都市报
编辑 | 魏炜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4: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71459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