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的风 - 

[其它信息] 以武汉之“强”重新定义武汉之“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7 15: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环线通过高速路网连通全国。统筹|陈昌 设计|张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71532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武汉”既要做大总量,也要做强产业。支柱产业是撑起一座城市的“钢筋铁骨”。过去标志大武汉的青山钢、汉阳铁,如今被“光的谷”“芯的城”悄然代替。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这座城市向着更高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奔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要强,产业必须强。面向未来,武汉的思路很清晰:将实体经济作为立身强市之本,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集中于发展数字经济、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创新:强武汉的“棋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71532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展示的鲲鹏920处理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71533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武汉”从何处强?


12月3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武汉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5: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来,武汉地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29项,居副省级城市前三名。中国第一根光纤、多项国际电信标准、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诞生在武汉。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在国家新征程中,“创新”被放到了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科教重镇必须担起的时代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