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家长群如何不变“压力群”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2-9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家长群变成了“压力群”?
近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
聚焦“家长群”问题
武昌中华路小学二年级(四)班
班主任程红老师出镜
面对全国观众
介绍她将“家长群”变成
“家校共育群”的经验和办法



发表于 2020-12-9 0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8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程红老师,了解她如何给“家长群”的家长们“解压”,并将家长群打造成家校共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909415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群不能仅仅是作业群、通知群

程红将家长群起名为“二(四)班的小可爱”。在群里,她经常通过音频、视频和照片的形式发送孩子们校园生活的片段、掠影,她希望能借此帮家长留住孩子成长的记忆,也提供一些话题,帮家长们找到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她还在群里开展“荐读”活动,与家长们分享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909421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红认为,作为全班家长集合的公共领域,家长群不能仅仅是作业群、通知群,它应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比如,方便家长参与班级决策、消解同学间矛盾,特别是加强老师与家长的互动、合作。

半数以上的家长都对孩子拖延、磨蹭感到困惑

交流中,程红发现“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拖延、磨蹭”“学习态度散漫、质量不高”“过分依赖家长监督”“学习欠方法,下了很多功夫不见效果”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显得较为突出。于是,她制作了信息采集表,在家长群中进行发放,请每位家长从四个问题中选择最大困惑的问题,每位家长都积极参与了信息的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909423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都对孩子拖延、磨蹭感到困惑。面对这些问题,程红将家长们请到学校,开展了家庭教育的线下研讨课。

在研讨课上,由家长们票选出的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家长们认为,平时在班级中做事果断、迅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可能带来一些极具参考意义的新视角。其中一位家长就提出,孩子之所以习惯拖拉,是因为家长经常事后层层加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家长做出改变。这堂研讨课后,家长们都觉得收获满满。
善用家长群,促成与家长更多的沟通、交流

在程红看来,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家长,普遍是双职工,平时见面最多的是接送孩子的老人、保姆。这种情况下,更应善用家长群,促成与家长更多的沟通、交流。
如何更好更充分发挥“家长群”的家校共育功能?程红认为——
一方面,作为群主的老师应充分发挥出专业和组织优势,在家校共育、家校沟通、协助学习等方面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
另一方面,平等、尊重、互相理解应是家长群沟通交流的前提。老师、家长都应给予双方充足的信任和理解。既需要家长理性地看待家长群,做到帮忙不添乱、互动不添堵,也需要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更多一些柔性和温暖,用诚意赢得家长信任,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中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杨枫 通讯员王琼 编辑:叶凤 校对:童永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090943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9 0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都对孩子拖延、磨蹭感到困惑。面对这些问题,程红将家长们请到学校,开展了家庭教育的线下研讨课。

在研讨课上,由家长们票选出的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家长们认为,平时在班级中做事果断、迅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可能带来一些极具参考意义的新视角。其中一位家长就提出,孩子之所以习惯拖拉,是因为家长经常事后层层加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家长做出改变。这堂研讨课后,家长们都觉得收获满满。
善用家长群,促成与家长更多的沟通、交流

在程红看来,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家长,普遍是双职工,平时见面最多的是接送孩子的老人、保姆。这种情况下,更应善用家长群,促成与家长更多的沟通、交流。
如何更好更充分发挥“家长群”的家校共育功能?程红认为——
一方面,作为群主的老师应充分发挥出专业和组织优势,在家校共育、家校沟通、协助学习等方面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
另一方面,平等、尊重、互相理解应是家长群沟通交流的前提。老师、家长都应给予双方充足的信任和理解。既需要家长理性地看待家长群,做到帮忙不添乱、互动不添堵,也需要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更多一些柔性和温暖,用诚意赢得家长信任,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中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杨枫 通讯员王琼 编辑:叶凤 校对:童永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