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运湖北公司总经理陶保轩介绍,由于这次是试运行,可能时间长点,一般需要22天左右。目前日本货物到欧洲传统线路是走海运,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等抵达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口,再通过陆地运输到捷克丰田工厂,共需要45天以上,“原来日本到欧洲需要等货期,一个大船装满才能出港,如今日本到武汉一周一班,武汉到欧洲,搭乘中欧班列,更加便捷了。”
武汉新港委负责人介绍,将武汉至日本集装箱直达航线与中欧班列(武汉)联通,构建集直航、中转、过境运输于一体的全新物流大通道,具有时效性强、稳定性高、辐射面广和综合成本低等优势。以武汉为核心枢纽,开辟联通日本—湖北武汉—中亚、东欧经济高效的物流新通道,形成国际物流闭环,有利于湖北与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推进中日共同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武汉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下先手棋,提升武汉对外开放水平。
向东出海、向西入欧 武汉构建国际物流网络体系
近年来,依托近洋航线和中欧班列(武汉),向东出海、向西入欧,以武汉为中转枢纽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初步构建。日本—武汉—欧洲集装箱海铁联运国际中转的开通,就源于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和武汉至日本直航的基础之上。
中欧班列(武汉)2012年开通,2014年成立平台公司,连续4年,始终位居中欧班列第一梯队,是全国唯一回程货量高于去程货量的班列。中欧班列(武汉)陆续开通了经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凭祥、霍尔果斯“五线并行”的物流通道,现有25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搭建起了“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物流服务网络,最远可直达英国伦敦,实现了湖北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
2019年11月28日,武汉—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成功首航,并于今年5月9日正式按五定班轮(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标准周班运行,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直达班轮航线。截至目前,已经开通58个航次。
日本—武汉—欧洲集装箱海铁联运国际中转开通,是武汉市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重要抓手,作为联通日本—武汉—中东、中亚及欧洲地区国际铁水联运大通道,有机衔接和辐射了“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