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2022年前,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襄阳—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的“350+250”公里/小时高铁构成。 建成武十高铁、郑万高铁、商合杭高铁,利用既有成渝高铁、渝万铁路、合武铁路、合宁铁路、沪宁城际。 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2112、1793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由现状的12.2、10.7小时减至10.4、8.9小时。 第二阶段 2025年前,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高铁构成。 建成成达万铁路、渝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即苏南沿江)高铁、北沿江高铁、湖苏沪高铁。 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672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缩减至6.8、5.8小时。 最终目标 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高铁构成。 建成渝宜高铁,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594公里,重庆至上海旅行时间进一步缩减至5.3小时。 沿江高铁通道最终形成由成达万高铁、渝宜高铁、渝万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高铁、商合杭高铁、湖苏沪高铁、北沿江高铁等组成的多径路、多分支350公里/小时高标准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