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2-22 16: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争,都是“85后”的独生子女,两人于2016年结婚。结婚前,双方家庭就已约定好,结婚后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争也如此。而且,两个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两个小孩,按照出生顺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里也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即当地人俗称的“不来不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拼拼”,男方无须付彩礼,女方也无须陪嫁妆,双方均没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随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着“我家不是嫁女儿,你家也不是娶媳妇”,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


近日,“两头婚”也登上了热搜榜。


发表于 2020-12-22 16: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友评论中,不少网友对此持积极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2 16: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221606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2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中国妇女报》采访了浙江思伟律师事务所律师、杭州市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志愿团的志愿者杨红,她多年从事“家务事”处理,首次接触到两头婚时,就对此表示赞同。杨红总结了其几大优势。“首先,两头婚家庭商定好生育两个小孩,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的老龄化。再比如,没有彩礼和陪嫁门槛,男方和女方的经济压力都会减轻。相对而言,可以提高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再者,生育两个小孩既随父姓又随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抚养方面的纷争。”


这种形式并非近年出现,90年代时在湖州、苏南、浙北等地区就都有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2 16: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12221606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2 16: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赵春兰于2017年到2019年期间在水村进行田野调查时,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两人自由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头婚”、“两头姓”成了双方家庭顺其自然的选择。


2010年举行婚礼时,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置办嫁妆,婚礼上,点蜡烛、拜堂在阿斌家举行,而散糖、散红包等传统上专属于新郎家的仪式则在小琪家进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按照婚前的协定,大女儿随男方姓“俞”,小女儿随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后,按照习俗要办“三朝祭祖”,大女儿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儿则在金家举行祭祀仪式;将来,两个孩子将各自继承两个家庭的财产。


小琪怀二胎时,也有人问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孙子的话,你们肯(让他随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现得非常开明:“哪怕第二个是男孩,也还是要跟着女方姓的。”


阿斌家长的这种表态体现出对“两头姓”继替香火的接纳:“到我大孙女结婚的时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妈一样‘两头结婚’,也是要生两个,其中一个必须姓我们俞家的。这样,我们姓‘俞’的,就始终还是有的,就不会断了。”


不难发现,“两头婚”的形成有着负责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延续香火。在目前的***背景下,通过变通的方式来进行姓氏的延续。


“两头”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会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年轻夫妻的亲密度也会受到影响。而一旦两个子女各自姓双方姓氏,这种分离会更加明显,爷爷奶奶也会更青睐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不能成为夫妻双方作为小家庭的融合剂,反而各自代表了双方背后家庭的延续,由此,三代人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将会引发不少冲突和矛盾。就拿开头提到的小西夫妻来说,两家曾因清明节男方要不要跟随女方去扫墓而闹过不愉快。小争认为,去女方处扫墓是上门女婿的行为,坚决不去。更有甚者,因为“两头婚”难以一碗水端平,在婚姻生活终于到了种种不愉快,家庭也在破裂边缘。


对于“两头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妇女报》给出了三种观点:


其一是,这类现象可能会消失,因为两头婚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的发展逐渐减少。也有观点恰恰相反,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养的提升,人们对婚姻姓氏的态度会越来越开明,“两头婚”会冲淡人们对于姓氏传承的“执拗”。还有一观点则比较折中,认为这种形式会跟招上门女婿一样,依然存在,但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你知道“两头婚”吗?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潇湘晨报、中国妇女报、澎湃新闻、网友评论
编发:黄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