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负荷运行的东风本田工厂生产线,产销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
武汉经开区12月17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透露,11月,该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9.4%。这已是该区单月规上工业产值连续8个月正增长,工业经济从7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武汉经开区紧盯全年正增长的目标,决战四季度,全力以赴打好今年“收官战”,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武汉经开区把打造“实力车谷”作为第一战略举措。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紧紧围绕现代化大武汉建设排头兵的使命担当,武汉经开区将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以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智能家居、绿色建筑、通用航空、生命健康四大特色支撑产业,奋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力车谷”。
做强汽车优势产业
打造5000亿规模汽车产业集群
2020年收官在即,东风本田捷报频传。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东风本田实现销售9.55万辆,同比增长17.4%,连续五个月销量创历史新高。12月17日,东风本田今年生产的第80万辆新车驶向市场,今年累计销量提前两周超越去年全年,不仅稳住了“底盘”,也跑赢了中国汽车市场大势。
12月18日,岚图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岚图FREE在深圳全球首发,明年三季度交付。岚图汽车,武汉首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来源于东风。从2021年起,岚图汽车每年将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车,涵盖轿车、SUV、MPV等各个细分市场。
总投资近百亿的东风云峰项目,是东风公司全新一代的绿色环保智慧工厂,规划设计年产30万辆整车的产能,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年税收超过60亿元。目前,东风云峰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进入单机或联线调试阶段,正抓紧完成收尾工作,预计将于明年2月初竣工,并进行车型调试生产。
吉利高端汽车项目预计于2021年12月底整车调试下线。全部达产后可实现 15万辆高端新能源车的产能。到2025年,将建成5000亿规模汽车产业集群,集聚新能源整车企业5家以上,全面建成5G车联网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创新驱动
“中国车谷”发力下一代汽车
12月9日,武汉经开区龙灵山公园,19台自动驾驶出租车、观光车、穿梭巴士、售货车、环卫车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龙灵山从昔日废弃矿坑,变成今日的国内首个自动驾驶主题景区。
“如此多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场景集中在一个区域,目前全国独此一家。”武汉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总经理朱建阳说,“继全球首次发放自动驾驶商用牌照之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又创造了一个‘全国之最’。”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加快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积极推进检验检测、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培育产业生态,全力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下一代汽车的转型升级。
这位负责人介绍,武汉经开区联合16家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校承担重大课题,成立“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自动驾驶系统等软件平台全产业链的导入等,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武汉经开区培育下一代汽车产业核心项目,开展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并产业化,积极培育壮大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华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吉利亿咖通、华砺智行车联网等下一代汽车核心产业项目,全国最大自动驾驶运营示范区呼之欲出。
发力新能源、新材料
再造两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
武汉经开区坚持产业强区,聚焦下一代汽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再造两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为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主义现代化强区增添强劲“新引擎”。
氢能被称作“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武汉抢先布局,将氢能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端产业。武汉经开区聚集数十家掌握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军企业,正在崛起千亿氢能产业集群。
当前,武汉经开区已布局有东风公司、国家电投、康明斯、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数十家汽车及氢燃料电池领域领军企业,产品涵盖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到氢能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助力中国车谷打造“氢能之都”。
“这些企业大多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区负责人介绍,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开发》项目,集合15家企业、高校和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把氢燃料动力系统装上了乘用车。在关键技术开发上,东风公司成功攻克燃料电堆无辅助热源快速冷启动技术难题,同时加快IGBT和电芯资源掌控,解决核心资源卡脖子问题。
10月19日,武汉市2020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在武汉经开区举行,来自中科院13家科研院所、150余项目最新成果发布,30个中科院与武汉企业合作项目签约。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武汉经开区引进的重要科创型企业,在落户武汉经开区短短一年内,已在玄武岩纤维、黑磷等二维材料、智能微胶囊等新材料、新技术上实现突破。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区将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扶持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围绕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建设半导体及光电显示关键材料创新产业基地、武汉中科先进院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集成电路芯片抛光工艺材料的产业化、高容量储氢材料研发等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攻关,“再造一个千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