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武汉白沙洲水域有稳定江豚群体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0-12-31 1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武汉白沙洲水域有稳定江豚群体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初显 武汉长江水资源环境持续向好

    长江日报讯(记者高宝燕 通讯员孙慧)12月29日,中科院水生所宣布,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数据分析表明,武汉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稳定江豚群体栖息,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和天兴洲水域有江豚路过的踪迹,极可能在未来成为江豚的活动水域。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目前仅剩1000多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武汉市自2020年7月1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长江武汉段频频出现江豚身影,数量之多、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近10年来少见。

    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和我国长江江豚保护日,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也在武汉正式启动。10月25日早上8时,长江日报记者跟随科考队员在武汉渔政码头登上科考船,参加长江武汉段移动声学考察。科考路线分两段进行,一段是科考船由武汉渔政码头向阳逻大桥往返行驶;一段是科考船由武汉渔政码头向军山大桥往返行驶。

    据介绍,目前,江豚定点声学监测只在武汉渔政趸船水域开展。近期将增加监测点,拟在武汉江段军山大桥至阳逻大桥60公里的江段共设置12个水下声学监测点,平均每隔5公里设置1台水下声学仪器,全年自动记录武汉江段江豚活动情况,科考队员每月定期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监测点将覆盖长江大桥和长江鹦鹉洲大桥、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等重点水域,长期收集江豚水下活动数据。

    “武汉白沙洲,我们先后2次监测到2群长江江豚、天兴洲也有1次1群江豚路过的记录。”武汉江豚科考队员、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宇维对着电脑里的科考数据分析图说,“红色的竖线代表江豚声呐的声压,声压越高,表明江豚离船越近;越低,表明江豚离船越远,因为声音在水中衰减了。”

    科考队员刘明超说,今年在不同江段连续多次出现江豚戏水嬉闹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我市长江水资源环境持续向好,禁渔工作初见成效。

    科学家表示,目前已对武汉段江豚种群、活动轨迹、船舶航运等现状有初步了解,恢复和重建栖息地,促进江豚回归武汉主城区水域将是研究工作的下一步重点方向。

    科学家建议,让江豚留在武汉,还要加快在武汉白沙洲、两江交汇处和天兴洲建立3个江豚栖息地,在武汉天兴洲建立江豚文化公园,在江滩建观豚点和宣教站,方便将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市民日常生活,尽早实现在江边散步看江豚腾跃的美好愿




发表于 2020-12-31 1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豚成了武汉“常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6月,武汉白鱀豚馆迎来人工环境下繁育成功的第三头小江豚,目前小江豚已经半岁,度过危险期长势良好。截至2020年12月,武汉白鱀豚馆成功诞生了3头小江豚。(资料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江中下游遭遇百年不遇旱灾,江豚活动水域缩小,科学家救助时,长江江豚流下焦虑的“眼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我国农业农村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导的长江淡水豚生态考察,结果表明长江江豚仅剩1012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在汉启动。通过放置水下检测仪研究武汉段江豚种群数目等,借此对江豚重返武汉提出生态和资源恢复的修复科学方案。

    (本组图片长江日报记者高宝燕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9月17日 武汉长江大桥上游江段

    上午,成群江豚在雨中跳跃,江对岸就是黄鹤楼。散步的武汉市民拍到了这一画面。这是近年来首次拍到江豚在武汉市中心江段出现。

    2020年10月23日 鹦鹉洲水域

    市民发出鹦鹉洲偶遇江豚的微博。

    2020年10月18日 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段

    晚8时30分,市民拍摄到江豚趁着夜色在江中嬉戏。

    2020年10月9日 白沙洲水域

    下午5时许,执法人员发现有数十头江豚在白沙洲洲尾悠闲地捕食、戏水,持续时长达50多分钟。

    2020年10月26日 白沙洲水域

    白沙洲水域长江日报记者拍摄到5头江豚畅游的珍贵视频。

    2020年8月19日 武金堤张家咀江段

    13时左右,市民在江边休闲垂钓,无意中看到有十几头江豚在江面上来回翻转跳跃。

    2020年10月7日 武汉沌口大桥江段

    江豚再次现身武汉江段。

    制图 马超



    2006年 11月8日

    我国首次开展长江淡水豚类考察。同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考察结论:长江豚类数量以每年13.7%的速度急剧下降,呼吁加强栖息地保护迫在眉睫。

    2011年 5月22日

    长江中下游遭遇百年不遇旱灾,江豚活动水域缩小,科学家救助时,长江江豚流下焦虑的“眼泪”。

    2015年 3月

    我国开展湖北、江西、湖南跨3省江豚迁地保护行动,科学家将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运到湖北保护区。

    2017年

    由我国农业农村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导的长江淡水豚生态考察,结果表明长江江豚仅剩1012头。

    2020年 10月24日

    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在汉启动。通过放置水下检测仪研究武汉段江豚种群数目等,借此对江豚重返武汉提出生态和资源恢复的修复科学方案。

    12月29日

    武汉江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数据分析表明,武汉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稳定江豚群体栖息,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和天兴洲水域有江豚路过的踪迹,极可能在未来成为江豚的活动水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