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它信息] 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汉试运行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21-1-15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汉试运行,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


武汉发布  昨天
图片
1月14日,从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于近日完成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研制、生产及安装工作,生产线已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

发表于 2021-1-15 10: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1151005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局部(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我们用429天,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设计到试运行,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空间工程公司总经理邹广宝对记者说。
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1151005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局部
“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等十余道工序,如果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来替代,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机械总体设计岗设计师刘峰说,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度自动化生产,生产线实现了卫星生产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据介绍,卫星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私人定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研发人员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双脚”和“双手”,工位尺寸的动态可调,可实现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高精度装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1151006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局部
“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等十余道工序,如果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来替代,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机械总体设计岗设计师刘峰说,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度自动化生产,生产线实现了卫星生产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据介绍,卫星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私人定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研发人员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双脚”和“双手”,工位尺寸的动态可调,可实现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高精度装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工作人员调试设备
邹广宝称,设备可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卫星生产过程实现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让卫星的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
据了解,根据卫星产业园整体规划布局,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26亩,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土地200亩,建设项目包括多功能产业生态中心、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微小航天器云协同研发中心等;二期规划土地226亩,建设项目包括新型航天器研制中心、试验中心、热控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等。
卫星产业园建成后,将满足卫星互联网等空间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微小航天器协同研发、设计,并为航天器测运控、大数据处理和后期运营等提供厂房及配套保障条件。
“争取早日形成卫星规模化智能生产,全面提高卫星生产线的智能制造能力,助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新基建’发展持续赋能。”邹广宝说。(湖北日报记者许旷、通讯员陈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1151006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5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1151006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