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顺着人工辟出的鱼道游向长江
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创举介绍,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水生生物宝库。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淡水鲸类2种,鱼类424种,浮游植物1200余种(属),浮游动物753种(属),底栖动物1008种(属),水生高等植物1000余种。受水利工程、航运、污染及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水生物多样性呈逐年降低趋势,白鱀豚、白鲟、鲥鱼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中华鲟已成为极危物种。
“科学放流是物种保护的重要手段,期待更多人参与到中华鲟的保护中来。”李创举说。
4年未监测到自然产卵,科学地增殖放流迫在眉睫
统计显示,30多年来,我国已放流中华鲟700万尾以上。而另一个沉重的现实是,科研机构已经连续4年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的自然产卵。
人工繁育中华鲟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它们回到长江补充野外种群。“在中华鲟自然群体萎缩、自然繁殖危机的严峻现实下,要避免其物种灭绝,一定要进行人工保种。必须要坚持对中华鲟的科学增殖放流,大规模地科学增殖放流。”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科研人员杨海乐说。
在该所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鲟鱼专家组成员危起伟看来,过去的放流不是没用,而是放得不够多、不够规范。“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放流的,是还没开口摄食的小苗,容易死亡。30多年来,真正‘有效’的放流群体,是其中137.21万尾已越过死亡高峰期的稚鱼和幼鱼。”危起伟说,一年要放流符合要求的中华鲟数量应达300万尾,这需要千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他建议,应制定完善的中华鲟增殖放流和资源修复计划,比如,针对现有保种资源的资源共享与繁育利用计划等,还要建立保障机制,解决放流中的经费需求、运行管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