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乌东德“鱼歌”畅想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8 15: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愿意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是一首爱情诗,寓意着自由。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从小,生长在淮河边的王翔就喜欢呆在河边,看着河水流淌,鱼儿畅游,自从大学选择生态专业,他的命运真的就同鱼连到一起了。

序    曲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最上游梯级,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其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70米,底厚51米,厚高比仅为0.19,是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也是世界首座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特高拱坝。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的乌东德水电站,对川滇两省经济***发展和"西电东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表于 2021-6-18 15: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4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河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故乡。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对自然生态的损害是难以避免的。长江中的不少鱼类都是洄游性鱼类,大坝在大江上一拦,势必阻挡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了鱼类繁衍生长,人们在采取多种措施来挽救鱼类。如早在修建葛洲坝时,为了挽救洄游鱼类——中华鲟,就开展过长时间的论证研究,还在宜昌兴建了中华鲟繁殖放流基地。总之,修水电站时对救鱼措施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

如今,在日益重视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兴修水电工程的一系列批复中,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的一票。2015年,环保部在乌东德水电站环评报告批复中专门提出:“针对电站建设和运行对鱼类的影响,采取集运过鱼系统过鱼、鱼类增殖放流、设置人工鱼巢等补救措施,蓄水前完成各项鱼类保护措施建设。”

然而,环评批复的落地实施却并非易事。2016年伊始,工程环评单位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即开始对怎样落实环保要求,建设集运鱼系统进行论证研究。经过1年多的论证研究,发现金沙江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在这样凶险的河段,传统的集运鱼系统技术(集鱼船及集鱼平台)作业安全无法保障,而且从已实施的案例来看,效果也很难保证。乌东德集运鱼系统一时难以推进下去,随着工程蓄水日期的临近,过鱼问题已成为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7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12月,三峡集团召开会议,专家一致认为,现有技术无法适应乌东德过鱼需求。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三峡集团总工程师陈文斌说,过鱼是项系统工程,需要生态、水工、水力学等多专业协同配合才能做好,这个问题就让长江设计院来想办法吧。就这样,高坝过鱼这个硬骨头让我们来“啃”。

面对这个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难题,翁永红并没有推辞,他说,作为项目设计总工程师,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推进项目实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一直倡导科研创新的翁永红认为,乌东德过鱼既是巨大挑战,也是难得的机会。一旦攻克了这个难题,破解的就不光是乌东德的过鱼难题,很可能会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

接下挑战后,翁永红开始思考怎样更好地做到工程与生态的完美结合,从钢筋混凝土浇筑,到确保洄游通道不被阻断,要通过他的组织领导,及每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将这一强一弱,一硬一软的矛盾化解到最小,尽量做到和谐相处。

谁来担任鱼类通道的“友善大使”?翁永红首先想到的是毕业于暨南大学生态专业的王翔。

特殊人才有特殊使命,乌东德水电站需要王翔,王翔的心也飞到乌东德。作为长江设计院枢纽院通航与过鱼设计部的工程师,他义不容辞地接过这副重担,一切为了给金沙江鱼类通过乌东德大坝时找出路,让鱼“翻坝”!

乌东德集运鱼系统研发时间紧,任务重,而且需要开展现场调查、基础研究及模型试验,是一场硬仗。王翔的团队接下任务后,节奏迅速加快,2018年2月,根据工程重点、难点完成了工作大纲,3月开始,就全力投入了集运鱼系统的研究及创新研发中。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8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集运鱼系统而言,能不能集到鱼,是决定整个集运鱼系统成败的基础,集鱼设施选址在哪里,又是决定能否集到鱼最关键因素。王翔根据当地鱼类资源及生态习性,结合工程布置与坝下水流条件,对坝下鱼类会聚集在哪里,沿什么路线洄游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通过研究,王翔发现金沙江鱼类多为喜流性鱼类,趋流性强,繁殖季节会顶着水流上溯,厂房尾水是鱼类密集分布的区域,如果能在尾水设置固定设施进行集鱼,不但安全性能够保障,集鱼效果也更有保证。

然而,王翔到了现场,心立马凉了半截,他发现两岸尾水塔已经基本建成,基本没有水下施工条件,难以修建固定集鱼口。无奈,王翔只好继续思考,他天天在工地转悠。终于,王翔看到尾水塔的检修门槽,心里思索,鱼类会沿水流上溯到尾水洞口,不能在外面修建集鱼口,能否能利用检修门槽,放置集鱼箱进行集鱼,这样就不需要水下施工,而且乌东德12台机组分居两岸,采用尾水集鱼箱可以在任何一个尾水洞进行集鱼,即满足了两岸多点位集鱼的需要,又可以利用发电尾水进行大流量诱鱼,同时集鱼箱可灵活控制深度,满足不同水层鱼类的进入需要,这是非常适合金沙江喜流性及底层鱼类集鱼方式!这时,一起查勘选址的同事说,这里流速这么大,你说鱼来鱼就能来啊,王翔解释说,按照计算尾水流速确实很大,但实际上水流紊乱多变,鱼类会利用水流的漩涡及动态变化上溯,到达流速更高的区域,这就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的差别。

坚定这个想法后,王翔立刻把向翁永红汇报,翁永红听了十分支持,立马组织坝工、电站、金结等多专业协商讨论,落实集鱼箱方案实施可行性。同时,他告诉王翔,这个方案这么多优点,我支持你做,但你要认真复核尾水洞的水流条件,确保满足鱼类需要,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必要的话,可以加工一个集鱼箱先做试验。另外,你不是没有地方布置集鱼口吗?我给你找块地,右岸4号尾水洞外还有个子围堰,是坝下唯一具备施工条件的区域,你看能不能在这里做点文章。

得到翁总的支持后,王翔放开手脚,对集鱼箱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并且利用右岸4号尾水洞的子围堰,设计了一个固定集鱼站。王翔说,这里地处尾水渠急流区与二道坝下缓流区的交界地带,能够兼顾急流性和缓流性鱼类,正好与尾水集鱼箱形成互补,适合更多种类。

就这样,通过生态学与工程学的有机融合以及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乌东德形成了国内首创的利用发电尾水实现多点位、大流量、全深度集鱼的集鱼系统。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8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翁永红对王翔说,过鱼工程是系统工程,集到鱼是重要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需要解决鱼类的转运过坝和鱼类放流问题。乌东德是典型高坝,怎样保证转运过程中鱼类的健康状态?坝前都是静水,过坝的鱼放在静水里能不能找到方向?这些都要整体进行考虑。

根据翁总的要求,王翔设计了能够控制运输水体理化指标的维生系统,保证运输环境满足鱼类需求。并且,通过船舶将鱼类运输至流水江段再进行放流,保证水流及底质环境满足鱼类需求。

2020年6月29日,乌东德首批机组提前发电,整个乌东德建工地都在庆祝,一片欢腾。王翔的心里却一直有颗石头没有落地,创新方案已经落地了,下一步就看能不能取得效果了,各方努力了这么多,如果方案没有效果,失败了,自己怎样面对“江中父老”?那段日子,王翔表面镇定,内心忐忑不安,大众面前从容淡定,但回到寝室又坐卧不宁。

王翔按照1:1比例加工了一个试验集鱼箱,在发电工况下开展试验。2020年7月5日上午9点50分,试验集鱼箱首次下水。此时水流工况超过了王翔设计的集鱼箱的设计工况,设定时间是10分钟,主要验证发电工况下集鱼箱的操作。

这一刻,一直坚守现场的王翔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兔子,扑通得跳个不停。他的心情复杂,一边是期待,万一集到鱼,能有多少呢?一边又担心没有鱼,心里只好自己不断地安慰自己:“这次是主要验证集鱼箱下放是否顺畅,时间很短,没有鱼是正常的。”

10分钟后,集鱼箱提起来,王翔自己反倒不敢看,将眼睛移到别处。集鱼箱提到一半,听到旁边的工人兴奋得叫了起来:

“有鱼唉,有鱼唉!”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9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将乌东德这种高坝过鱼方式总结为“尾水集鱼、仿生集运、库尾放殖”十二个字,并提出,力争将尾水集鱼这种创新过鱼设施产品化,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推广应用,发挥更大生态效益。

“有时,往往有利于人的不一定有利于物,应该将生态工程结合起来,用生物需求来服务我们的对象,生态与工程完美结合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要工程师们有一种大爱,有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胸怀,就会实现工程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目标。

人是自然界最有爱心的生灵。翁永红、王翔和他的同事们倾心倾力为鱼编织生命摇篮倾情,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鱼若有知,也当感动!

来源:院综合部

微信图片_202106181539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