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的风 - 

[其它信息] 来汉阳江滩,读懂更多“治水”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7 0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4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九兽代表九州,每个兽顶一上古时期的鹰鼎,成环形列于江边。石雕高1—3米不等,以陕西华县出土的距今5000年以上仰韶文化陶鹰(枭)鼎为蓝本制作:器表微黑,光泽如玉,整个造型为站立巨鹰。鹰鼎雄浑厚重,喙尖爪利,目光凶悍,是祭祀的器物,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5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大禹继承父志专心治水,他终日操劳奔走,一直到三十岁,还没有考虑娶妻成家的大事。有一天,他走到了涂山(现浙江绍兴县西北),见一匹九条尾巴的白狐狸,九尾白狐好心充当媒人,将美丽的涂山姑娘女娇介绍给大禹。大禹和女娇一见面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俩人相见恨晚,双双坠入爱河。后来禹从南方巡视灾情回来以后两个人就结了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5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禹登上王位后,认为治理天下如治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便在朝廷设置谏鼓,听到鼓声,马上出来,冬不避寒,夏不避暑,是大禹亲民作风的充分体现。谏鼓又名建鼓,神奇的外形参考了《山海经》中“帝江”的造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6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大禹治水神话传说的单个故事用自然石刻成印章或蓝田石雕形式的雕塑组成链式雕塑群向人们展示大禹治水的部分神话传说。采用在河北西北坡自然风景石上刻画的手法,反映大禹南方治水十组故事。雕刻充分利用天然石型、石纹,采用浮雕和线刻手法,使雕刻与石材浑然一体,生动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刻结合铸铜雕塑,高4米,宽7米,大禹治理洪水,亲自拿畚箕铲子,冒风遇雨带领九州万民疏江导河,他在外一共跑了十三年,三次打从家门经过,听见孩子哇哇的哭声,他都没有进去看看。这一场景表现了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非常想家,又顾不得回家的情景。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6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7 0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008270917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