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保康尧治河: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1 16: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襄阳政府网消息】9月17日上午,仙桃游客卢进凤一家在保康县尧治河村游玩,当他们行走在从农耕博物馆到山上的观光路上时,尧帝大舞台传来的锣鼓声、山歌声,吸引他们放慢了脚步。原来,尧治河村的几位村民,正在尧帝大舞台排练小品《我拿菜盘话节俭》。

为了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尧治河筹备了“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活动”,大家正在准备《金山银水尧治河》《脱贫》《对花》《月亮闹五更》等节目。

依靠开采磷矿富裕起来的尧治河村,大力实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使村民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介绍说,2019年,尧治河村总产值48亿元,其中旅游综合收入占比37%,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5万元。

村民休闲时间去尧子书院看看书,去文体中心、尧帝大舞台看看文艺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尧治河村,让人耳目一新的,不仅仅是沁人心脾的空气、一栋栋整齐的乡村别墅,还有扑面而来的人文新风。

生态环境之变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刚过,在尧治河日月广场,来自武汉的游客赵子文穿着短袖明显感觉到了凉意。

“在尧治河,夏天不用开空调,还要盖被子,9月份开始,大家穿起了夹克。”导游王丽介绍说,尧治河森林覆盖率达到95%,夏季的日平均气温也才20℃,以“养生避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得知面前这个遍植红叶石楠、香樟等景观树的日月广场过去是个千疮百孔的矿区,赵子文赞叹不已。

挖矿让尧治河村摘掉了穷帽,同样也是挖矿,差点毁了尧治河的山山水水。

“只有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矿产资源,最大限度恢复和留住尧治河的绿色,让矿区变成景区,才能给子孙留活路。”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决定对矿区进行治理。

为确保生态环境不因开矿而遭到破坏,尧治河先后多次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把山林植被的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关闭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3家想入村投资的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否决。累计投入2.8亿元,对生态破坏严重的矿区重点实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复和植树造林,在矿渣堆上建起了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生态苑、环保苑、节约苑、和谐苑等景点。

为了把旅游建成支柱产业,尧治河村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景点及配套设施,树立了“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标杆形象,并在村里的4大山谷26峡建有景观67处。同时,还将废弃矿洞改造成地下景观,利用矿渣填平沟壑,建成了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磷矿博物馆等。这些因势利导的创意场馆建成后,与尧帝神峡、老龙宫、太极养生馆相辅相成,成功打造出3个国家4A景区。

尧治河也先后获得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绿色矿山等称号。

“生态环境”变“生态经济”。统一规划建设160多幢别墅洋房,打造为“民宿样板间”,开办农家乐和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药园、农业生态观光园,把“生态环境”变成“生态经济”;拓宽刷黑136公里村级公路,优化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和垃圾处理系统,建起了5座污水处理厂和2个垃圾处理厂,让绿色生活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人文风尚之美

在龙门口小区,尧治河村民陈隆万的别墅门口,“四世同堂”的牌匾透露着这个家庭的幸福和美好,客厅里挂在墙上的“家训”特别醒目。

为把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村党委秉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原则,去年用一年时间,先后组织160多户村民“寻根问祖”,编家训、立家规、树家风……讲家教、讲孝道、讲传统文化,尧治河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为啥要花这么大气力传承优秀文化?原来,富起来的尧治河村民渐渐兴起了请客送礼,遇红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

“只有彻底整治人情风、吃喝风、攀比风,并大兴文化之风,尧治河才能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区幸福村。”孙开林说,为杜绝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除了制度规范,村党委特别重视文化的浸润,力求让村民脱贫致富与追求幸福内化于心,同频共振。

每家每户设置一间书房、设置一间标准客房、申请一个博客、修建一个花坛、摆放一件艺术品、悬挂一幅字、悬挂一幅画、会背一首古诗、会讲一个故事、会唱一首歌,村里实施的“十个一”文化工程也潜移默化着村民的素质。

尧治河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姜兴武介绍说,村里通过成立文明宣讲、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文化旅游、矛盾纠纷调解、公共设施管理、救灾减灾应急、扶贫济困、健康体育等十一个协会,凝聚人心,提振精气神。

文明宣讲服务协会围绕“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传播文明、助力振兴”的宗旨,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宣讲服务活动,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作出更大贡献。乡风文明理事会指导村内婚丧嫁娶的活动,倡导婚丧嫁娶移风易俗,主动积极引导村民既按现代要求办又尊重传统理俗;环境卫生协会协调、监督会员单位自觉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协调、监督农户垃圾清理、收集、堆放和运输;文化旅游服务协会协调组织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农村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组织农村文化旅游艺人传授艺术的推广和运用等……每逢春节及***节假日,尧治河都要举办送春联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围棋比赛、篝火晚会及节日庆典等各种形式的文艺庆祝活动。

2019年,尧治河村推出了文明储蓄所。把文明行为分值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考核,用分数“储蓄”的方式让文明增值。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民风,以民风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这是尧治河村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文明而进行的全新探索和尝试。

全面小康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30多年来,尧治河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尧治河“因磷矿而富有,因青山而妩媚,因绿水而灵动,因生态而美丽,因人居而和谐”,成为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

尧治河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村民负担,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村里免费普及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全额免除学杂费和生活费。对考入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分别给予4000至10000元的奖励和补贴。

为彻底消除贫困,村党委采取“书记帮一片、支部委员帮一院、党员帮一户”的办法,帮助村里20多户困难户成功脱贫。针对少数老弱病残人员,村里成立了集扶贫、服务、福利为一体的三福公司,对弱势群体实行集中管理、带领劳动、共同致富。农忙时,三福公司员工帮助抢种抢收,农闲时,则引导他们修路、改田、植树、除草。

村里先后出资6000多万元修建160多栋别墅推进扶贫搬迁。新房分配时,有12个“特困户”免费入住,大多数村民参考年度家庭收入缴纳2万至6万元入住费,村两委成员和企业经理全额交房款。

尧治河在坚持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文化小康建设,探索村民自治模式,着力发展科学教育,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尧治河,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人人有股份,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当前,尧治河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拟定“五年内实现总产值100亿元、税费20亿元、利润5亿元”的目标。







作者:周国云 魏遵明 周建春 胡采棣 刘晓青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