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小车看宜昌
这些天来,央视连续播报“坐着高铁看中国”,把一处处诗情画意的壮丽山川和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赏心悦目。
前天,小儿自驾,我坐着小车看宜昌,同样也觉得游目骋怀。
车走夷陵长江大桥,穿过点军,进入秭归,再到兴山。
公路临江一侧,依形就势的观景台,相距不远就有一处。每到跟前,我就让儿子泊车,登台凭栏,将远近景致尽收眼底。在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两处观景台上,看到江面升腾的紫气,山腰飘动的白云,我真有点儿浮想联翩。
车到链子崖景区,下得车来,我便冒雨而入。
西陵峡南岸链子崖跟前,有村名曰桂林,今已淹没。四十多年前,我和几个同事曾在这里蹲点儿,长达数月,还爬过链子崖。
叫它链子崖,并不是因它上半截纵向开裂一百多米,似欲脱离所在山体倒向长江,被有关部门置铁链牵拉固定,不让倒下。链子崖得名在先,且有来历。崖上靠山人家,要到江边驮物背水,苦于无路可通。清顺治年间,由当地乡绅和民众出钱出力,在崖上凿了条斜线栈道。因崖壁条件所限,栈道窄小,还得按人的步幅錾出一个个脚窝,方可行走。栈道的下方,靠左是森森狭谷,靠右是滚滚长江,瞟眼下望,令人心惊胆战。为保上下安全,工匠们在栈道崖壁钻孔打铆,装上铁链,供人手扶。于是,这个七百多米高的悬崖,便被人们冠上了“链子”二字,叫得举世皆知。
我们那次攀登链子崖,村长就再三嘱咐:要手脚并用,踩准脚窝,上崖要先迈右脚,左手抓住铁链,下崖要先迈左脚,右手抓住铁链,千万别往下看。
三峡大坝建成,链子崖半截没入江中,半截矗立水上。
如果说四十多年前,我是在链子崖脚下仰望,惊讶它的险峻,那么这次,我则是在链子崖头顶俯视,赞叹它的雄奇。
车到秭归长江大桥,我下车流连良久。去年的国庆前夕,秭归文联和有关部门,通过三峡晚报邀约,我们一行参观了即将竣工的大桥,并都遵嘱作赋,以记其胜。我曾写道:多个建筑联袂,齐应万顷平湖,上达重庆;诸项工程挽手,共呼千寻大坝,下抵宜昌。古邑由是而繁荣,新镇因之而热闹。山因有桥,愈增雄奇;水因有桥,更添灵秀。晨光熹微,紫雾垂江,巨拱与烟波焕彩;夕照空明,红霞映峡,悬索共云影生辉……
秭归长江大桥和兴山香溪大桥,是一组工程的两个部分,一江一河,双桥飞架,统一而又有其独特,堪称雄伟壮丽。
逆香溪而行,从车窗望去,坡上的村落,粉墙黛瓦与青山辉映,如同一幅幅国画;路旁的人家,门前的三角梅姹紫嫣红,好美好美。和秭归各处一样,兴山最为养眼的也是漫山遍野的柑橘,累累果实半绿半黄,一片丰收景象。
兴山新老县城之间,除了水上公路的壮观,郑万高铁的建设者正在这里紧张施工,随处都有载重车辆和***机械忙碌的身影。多处桥隧,有的正在浇筑,有的正在掘进,有的已完成主体,规模初具。每一项都是气势恢宏,为兴山平添胜景,也让人顿生豪情……
走高速公路返程,我满心愉悦,想着过几天再坐小车看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