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为什么选择在武汉“东大门”的阳逻打造? 长江“黄金水道”逐步复兴及“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之下,武汉作为中国内陆最大水陆空交通枢纽、水铁联运主枢纽港、长江中游航运物流中心及内河航运的国际性港口城市,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加上其良好区位优势和众多高校科研资源,发展总部经济,则是天时地利人和。 阳逻港,作为长江中游唯一天然深水港,自古以来便是水陆要冲、是华中地区对外联络重要水上门户、是中国内河最大的国际性港口。如今,已拥有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水果指定口岸、进口药品指定口岸等多个口岸。 阳逻作为华中地区唯一具备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的临港新城,湖北省水运80%以上的进出口货运和80%的集装箱运输都通过阳逻港口实现。其发展势头不可比拟。 再次,为什么要打造国际贸易综合政务服务窗口? 2019年,中部六省总人口约3.72亿,GDP总额达21.87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99万亿元。未来其消费潜力和市场容量预计超过10万亿元。人口在哪里,消费和市场就在哪里,以武汉为首的中部地区蕴藏着巨大的贸易商机。 “填写报关资料,存(出)仓委托书,装箱单……从海关到检验检疫,往返多个窗口,这样的传统报关手续全部办理完成耗时耗力。”通过国际贸易综合政务窗口可大幅度缩减时间与人力成本,时效性尤为凸显。可武汉的贸易产业所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速度,还有规模限制、信息不对称、资金困难等。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金融、信用等多重风险,在贸易活动中难以掌握话语权;企业各自为战,相互缺少信息交流甚至设置壁垒,导致物流、交易、融资、信用评级等信息相对闭塞,急需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来为企业整合和发布各类交易信息;融资困难,贸易行业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行业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融资。 以上诸多痛点导致贸易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的闭环,制约了武汉国际贸易发展。 参照国际贸易业龙头——上海,他们提出“企业成群、要素成市、产业成链”在功能区内构建了集政务服务、会议服务、要素交易市场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国际贸易服务产业链。目前,北外滩功能区域内已经集聚了3530家国际贸易相关企业和25家航运要素机构。此外,还有超过1500家金融和财富管理机构在此落户,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5万亿元。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贸易壁垒是阻碍各国间互通的鸿沟。基于其复杂性,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不仅要形成网络电子商务市场,也还要把供应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打通,其中包含政务平台(海关、商检、质检等)、金融平台、信息平台、物流平台、采购平台等;改进贸易手续和单证要求已成为提高国家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国际贸易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已然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简化手续和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