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自由的风 - 

[其它信息] 原来这每个地名里都藏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找到的胡凤娇墓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7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鹦鹉大道与正平街



除了凤凰,汉阳还有一只更有名的鸟——鹦鹉。故事是这样的:大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如今武昌岸边的一个江心洲上来了一大帮衣着华丽,带刀佩弓的人,先是打猎,继而宴饮。为首的叫黄射,乃江夏太守黄祖之子。席间,有人拿出一只毛色艳丽,体态优美的鹦鹉,走到一位年轻人跟前,客气地说道:“祢先生,今天也没啥可以娱乐的,我就从远方弄来这只鸟,它明彗聪善,是羽族珍品,希望先生为它写一篇赋,让在座贵宾一起欣赏,好吗?”
被请求作赋的祢先生叫祢衡,乃当世名士。他先是被忘年交孔融举荐给了曹操,但因性格孤傲得罪曹操而被转送给刘表,又因轻慢刘表而被转送给黄祖。本来曹操和刘表都是想杀掉祢衡的,转送只是不想担残害名士恶名而采取的借刀杀人之计。
祢衡望着因美丽珍贵而身囚笼中的鹦鹉,想到自己因有才名而沦为权贵们装点门面的玩物,悲愤交加,于是以鸟自况,托物言志,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鹦鹉赋》。
不久,祢衡果然因为得罪黄祖而遭杀害,被葬在江心洲上,这个无名沙洲因此得名鹦鹉洲。鹦鹉洲早在明末清初被洪水冲毁消失。雍正年间,汉阳城南纪门外的江中又有新洲淤出,人们认为此乃新生的鹦鹉洲。同治年起,新鹦鹉洲渐与汉阳江岸连为一体,原本洲与岸之间的夹河便成了如今的夹河路。从此,汉阳与鹦鹉结下不解之缘。鹦鹉大道、鹦鹉小道、鹦鹉花园、鹦鹉磁带厂……
至于四新,不仅有鹦鹉大道延伸其间,长江岸边还有鹦鹉堤。而国博水系景观园南北两侧的正平街和文举街相信也与此有关——祢衡,字正平;孔融,字文举。虽然我没有找到孔融与汉阳的关系,但毕竟他是祢衡的知音和忘年交。如今在龟山南麓,还有一个祢衡衣冠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8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仇英所绘《江汉揽胜图》,远处江面隐约可见古鹦鹉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8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存于龟山南麓的祢衡墓
05

鄂渚路



鄂渚路横跨于国博水系景观园正中,与之呈十字交叉。要弄清路名,我先从“鄂”字说起。

上古时期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长着许多鳄鱼,有一个以鳄鱼为图腾的部落被称为“鄂”。其中“咢”表音,右耳旁在古汉字中实际就是个“邑”字,表义。鄂国最早在今山西乡宁县,后来受晋、楚等大国压力,先后迁徙到今河南南阳、湖北鄂州,分别称西鄂和东鄂。楚灭鄂后,东鄂(今鄂州)一度成为楚国别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8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图鄂渚路
渚指水中小洲。鄂渚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鄂地的一个水中小洲”,据说是实有其地的,就在今蛇山上游三百步的长江之中。我怀疑就是古鹦鹉洲。《楚辞》“乘鄂渚而反顾兮”,即指此洲。隋朝时,治所在今武昌区的郢州被改称鄂州,就是因鄂渚而得名。后来,鄂渚又成为鄂州(今武昌)的代称。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武昌”和“鄂州”这两个名称是有点混乱的,“鄂”与“武昌”本来都属于今鄂州,后来今武昌又先后被称为“鄂州”和“武昌”。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若如我推测,鄂渚即古鹦鹉洲,则它与汉阳当然有重大关联,那么在四新命名一条鄂渚路,自然也没什么不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5 0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9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