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2个小区“拼”出安全的武汉
READING无疫情小区创建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硚口区荣华街幸乐老旧住宅小区探访,小区外面,“无疫小区、战疫先锋”的牌匾格外醒目,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防风帐篷里坐着一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从2月起,这个卡口每天都有专人值守。
6月30日,武汉全市域达到无疫情创建标准。时隔近半年,全市7102个小区都是干净的、安全的,居民正常进出、享受自由生活,但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并未松懈。
,
2月13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最严社区封控令,正式启动全市无疫情创建工作。
这是一场步步为营的阵地战。从创建无疫情小区起步,再向无疫情社区、无疫情街道、无疫情城区发展,最终实现“无疫情城市”的目标。
创建无疫情小区,是落实封控措施的重要载体。小区封控之初,有些市民不理解,找各种理由试图“蒙混过关”。经过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和志愿者的合力劝阻,人员流动被管住了,居民对解封的期盼却日益强烈。
唯有市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才能尽快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情况下,3月1日,武汉明确规定可分期分批、逐步扩大无疫情小区内居民的活动空间,无疫情村(大队)可有序恢复村民生活秩序、开展农业生产。
3月5日,全市首批评定无疫情小区2076个、无疫情社区79个、无疫情村(大队)1171个。
3月21日,疫情逐渐好转,在常青花园四小区(无疫情小区),宅在家里近2个月的居民在户外休闲。记者刘斌 摄
朋友圈里看到无疫情小区的居民在明媚春光中下楼散步、打羽毛球,怎不令人羡慕?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小区门口的无疫情挂牌,并自发在网格群里公开“举报”人员聚集、不戴口罩等违规行为。定期公示的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名单,也屡屡成为10万+的“爆款”文章。
看到个别不执行规定往外跑的邻居,青山居民吴浩在小区微信群里喊话:“我们小区是无疫情小区,大家请珍惜,不要把病毒带进小区啊!”
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发监督下,无疫情小区创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反弹摘牌最刚的制度造就最纯的“无疫”
创建办法规定,无疫情小区、村(大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首先是“疫情零发生”,即从申报之日起往前推算14天以上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天内无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三类人员”的非解除者;其次是“防控全到位”,即实现宣传引导、封闭管理、排查摸底、消杀卫生、供应保障、组织发动“六个到位”。
为了激励大家争创“无疫情小区”“无疫情社区”,15个区都铆足了劲,因地制宜,各显身手。有的区给无疫情小区插绿旗,“绿色象征健康”;有的区给无疫情小区挂蓝牌,“蓝色代表干净”;有的区则给无疫情小区挂红牌,“红色表示胜利”……
部分城区还动用大数据手段和物质奖励。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在“微邻里”平台开设专栏,以无疫地图的形式每日公布创建进度。武昌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等对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街道给予奖励。
5月2日,武昌和平大道一小区里,居民在家门口锻炼。记者苗剑 摄
“无疫情小区”某一项指标反弹,会立即被摘牌。江汉区新华街曾因所辖小区出现状况,四次被命名为“无疫情街道”,又四次被暂停和撤销命名。
制度是刚性的,人心是温暖的。疫情期间,东湖风景区东湖新城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拧成一股绳,物资保供、邻里协调、安全值守,全靠他们管。经过三天拉网式大排查,该社区东湖庭园小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为零,于3月8日获得“无疫情小区”称号。
创建机制磨炼城市“系统性安全”
6月30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全市7102个小区均为无疫情小区,1406个社区均为无疫情社区,1943个村(大队)均为无疫情村(大队),173个街道(乡镇)均为无疫情街道(乡镇)。
“这标志着武汉达到了全市域无疫情标准。那个干净的、健康的、安全的武汉已经全面归来,且更具韧劲和自信!”社区防控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长期创建,全市形成了应对疫情的机制、意识和能力,无疫情创建中磨炼的城市安全是系统性安全,关键是形成了机制、培养了队伍。
一个社区的所有小区都是无疫情小区,该社区才能被评为无疫情社区;一个街道的所有社区都是无疫情社区,该街道才能成为无疫情街道;一个城区的所有街道都是无疫情街道,该城区才能成为无疫情城区。
2月11日,武汉金银湖某小区,工作人员用护栏将小区大门隔断、封闭,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记者李永刚 摄
回首居家战疫的那段日子,不少市民深有同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一天天的共同坚守和努力,才创出一个个无疫情小区、社区、街道、城区,最终“拼”成一幅城市“绿色地图”。
无疫情创建取得阶段性胜利,随之而来的是武汉加速重振,企业复工复产、学生复学复课、国庆长假武汉迎来各方游客……
疫情期间,来汉多年的日本老人岛田孝治没有搭乘包机回国,而是暂住朋友位于江夏的家中,跟当地人一起摘菜、做饭,向日本的亲人报平安。4月10日,岛田孝治在武汉大学附近开的咖喱店恢复营业。看到街道上的行人日益增多,老人通过亲身经历告诉全世界:“武汉是一座安全的城市”。
央媒报道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无疫情小区”是战“疫”的巨大成绩,在疫情防控战中,每一个小区都是一道防线,每安全一个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就下降一点,用这种“滴水穿石”的韧劲,一点点地把疫情防控的“硬骨头”啃掉。当然,“无疫情小区”的背后更是群防群控群治责任“长红”的体现,正因为干部时刻为思想亮起“红灯”,责任上不松懈,防控上不懈怠,才能够让疫情防控的成效长期坚持下去。
——光明网 3月6日《无疫情小区背后是群防群控群治“缩影”》
不少基层街道办负责人表示,当无疫情社区、小区、村(大队)越来越多,就意味着疫情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小,更多社区成为“安全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就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新华社电讯 3月9日《无疫情社区是怎么实现的?——武汉部分无疫情社区探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