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3:35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防控疫情要紧紧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无疫情小区,就是在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齐心协力下实现的,正是由于坚决贯彻“保持警惕、须臾不可放松”的防控精神,武汉这些社区居民将病毒挡在小区外。


——《经济日报》3月30日《6893个小区做到无疫情——对武汉无疫情社区的调查》



网友评论


网友@陂安南:疫情形势进一步向好,街道、社区、村防控不松!


网友@逐浪高:又一批无疫情街道“金榜题名”,武汉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且越来越多,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努力,早一点实现我们的心愿:武汉,零风险!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3:42

网友@莎莎:迎来全市域完成无疫情创建的标志性成果,我们不能有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放松心态,要加倍珍惜巩固来之不易的全民防控成果,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3:50

专家点评






国家治理研究专家欧阳康:
无疫情小区创建
是应急情况下的***治理创新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00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欧阳康日前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今年1月下旬,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就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课题研究。他本人曾就无疫情小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论述。


欧阳康认为,“创建无疫情小区是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的‘阵地战’。小区(社区、村队)是城乡群众生活的基本空间,也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单位,理论上对所有居民具有全覆盖性。创建无疫情小区,其根本特点就是与病毒争空间,与疫情争阵地,将病毒从一个个家庭、楼栋、小区、社区、街道赶出去,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局,逐步还城市以清净,还市民以安全”。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08

欧阳康认为,无疫情小区创建是疫情突发形势下的一个创造,既顺应了科学防疫工作要求,又强化了各级基层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各方参与争创无疫情小区,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小区的防疫力量,增强了社区群众的主人公责任感。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20

5月14日,退休居民志愿者在社区里宣传防疫知识。通讯员喻萌 摄
谈到市民关心无疫情小区的公示结果,欧阳康说,无疫情小区创建是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伟大抗疫斗争的具体体现,这项举措促使个人从关心自身健康开始上升到关心他人健康,每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城市内在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相互监督又守望相助,个人、家庭、楼栋、小区逐步实现整体安全。在此过程中,家与国的目标合二为一,既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无疫情小区创建过程中,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风貌可见一斑。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27

围绕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问题,欧阳康谈到,无疫情小区创建本身是应急状态下的一种***治理创新,但重视小区建设和发挥小区作用的经验应当可以保持下来,努力转化为社区善治的重要举措。基层群众自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超大城市治理依然需要更好发挥小区在社区和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继续保持无疫情小区的工作要求和政策指导,比如下沉党员、志愿者参与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值守、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武汉小区的居民提供必要的健康证明。特别是目前进入冬季,疫情防控须更加警惕,更好巩固年初疫情阻击战的成果,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疫情防控保障。”欧阳康说,未来打造平安、绿色、和谐、美丽、幸福的小区将为无疫情小区建设赋予更多内涵。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36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万凌 海报:制作|李玉莹 王语哲 摄影|记者金思柳 刘斌 通讯员李长林 编辑:朱佳琪 校对:胡蝶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46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5 14:54:53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万凌 海报:制作|李玉莹 王语哲 摄影|记者金思柳 刘斌 通讯员李长林 编辑:朱佳琪 校对:胡蝶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7102个小区“拼”出安全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