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突然每月往家里打1万元,吓到山里父亲
9年前,他揣着一部200元买的手机,只身来到大武汉闯荡,有技术,却没赚到钱。3年前,不甘心一辈子困在深山里的他,再次来到武汉,突然开始每月往家里打1万元。山里的父亲吓了一跳,叮嘱他:“钱少挣点不要紧,在外要学好。”
直到从回村的年轻人口中确认,父亲才明白儿子廖礼昆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们家从此也真正意义上脱掉了恩施建始县大树湾村贫困户帽子。
盖得最晚 却成村里最漂亮的楼
刚开通的高坪站,大大拉近了廖礼昆的回家路。
这个乡镇级的高铁站,竟也有了的士。行驶在村路上,严冬里的寒鸦,叫声回荡在恩施的大山里,像在对休假回家的廖礼昆说:“回来了啊,回来了啊。”
,
20分钟后,的士停在了建始县龙坪乡大树湾村一幢2层楼的小洋房前。一路走来,村里就属这栋房最新。只是新房旁紧挨着一间破旧的土坯房,一旧一新的对比下,显得格外醒目
/
“房子是去年做的,全村我们家盖得最晚,当时拆老房子时留了一间,用来冬天做熏肉。”廖礼昆说。
平淡的讲述,却道出了过去的辛酸。大树湾村200户人家,以前一半都是贫困户,家家户户都住土墙屋。可后来村里人一个个都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新房一栋栋盖起来,唯独廖家成了最后的贫困户,一直住着风雨飘摇的老土屋。
/
恩施山里的土地,都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人多地少。廖礼昆的父母再努力,种的魔芋等作物,也只够糊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3500元。以前大家都穷,日子过得还相安无事,可只剩下自己穷了,廖礼昆的父亲整天长吁短叹。
/
就连儿子的婚事,还是老两口借了1万多元才给办的。廖礼昆推开土坯房的门,那是他的婚房,当时只简单粉刷了一下墙面,现在里面已破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