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1:56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2:17

出生于湖北京山的志愿军一级模范张益仁,在五次战役中指挥两个班击毁5辆坦克,完成了掩护步兵冲击的任务。这场在异国他乡开展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有无数的荆楚儿女为之抛洒热血,贡献力量。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2:26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2:39

在纪念馆的英烈榜上,也有多名来自湖北的英烈。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是牺牲在朝鲜的4位军级干部之一。饶惠谭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殷祖镇南山村,1928年参加红军,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1953年3月21日,第23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轮番轰炸,饶惠谭壮烈牺牲,年仅38岁。
1955年,饶惠谭的遗骸从朝鲜迁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他的家乡,饶惠谭故居被有关部门开辟为红色教育基地。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2:48



出生于湖北京山的志愿军一级模范张益仁,在五次战役中指挥两个班击毁5辆坦克,完成了掩护步兵冲击的任务。这场在异国他乡开展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有无数的荆楚儿女为之抛洒热血,贡献力量。
一座园,三位鄂籍烈士盼亲人05
记者采访了解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19万多名,大部分安葬在朝鲜。只有少部分志愿军伤病员回国救治,因抢救或医治无效而牺牲并安葬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沈阳、丹东,吉林省的集安、通化等地,以及国内其它曾救治过志愿军伤员的相关地区。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国内修建最早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也是早期安葬志愿军烈士最多的陵园。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3:01

陵园管理所所长孙大力向记者介绍:“当时,志愿军后勤总医院设在丹东,牺牲的重伤员和运输途中牺牲的伤员就地安葬在丹东,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运回国内的,最初也安葬在丹东。”
孙大力说,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归国休整,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现址修建了最早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并修建了烈士纪念碑一座,当时安葬烈士400位,包括杨根思、黄继光等著名战斗英雄。1951年8月,沈阳修建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其后将一部分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迁往沈阳。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3:11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3:24

孙大力告诉记者,丹东是志愿军出国作战和归国休整等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救治志愿军伤病员最多的地方。
在丹东地区,记者发现,除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还有元宝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振安区烈士陵园、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宽甸县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凤城市烈士陵园、凤城市大堡志愿军空军烈士陵园等18处烈士陵园,其中宽甸县就拥有6所烈士陵园。“可惜的是,园内安葬的部分烈士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人。你们湖北也有,刚好拿给你们看看,帮忙找找。”孙大力拿出一本厚厚的登记册。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3:35

,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0-19 17:03:55

登记册上,是烈士仅有的信息:张汗华,湖北京山县石桥河人,1951年11月15日牺牲,为志愿军某团团长;周启明,石首先藕池区永达村人,当时是1师2团2营3连的;周治香,湖北天门人,志愿军某排排长。
据了解,丹东市尚未寻到亲人的湖北籍志愿军烈士一共38人,其中丹东市烈士陵园3人,振安区烈士陵园9人,元宝区烈士陵园26人。当地有关部门曾多方寻找,但因为资料有限,一直未能找到烈士后人或亲属。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