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1:51
两年后的那个夏天,恩格斯拜访了在巴黎的马克思,他们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出意见完全一致,还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理论观点——“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从那时起他们就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的战友,开始了共同的工作。
虽说他们这一生还有更多的合作,但《神圣家族》《***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这四项有代表性的合作成果充分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
这是理解恩格斯思想、理解马克思主义非常关键的问题。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01
读+:他们多年的合作和友谊中,有无细节也说明这一点?
顾海良:细节有很多,举几个例子。《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即将出版的时候,马克思邀请恩格斯同他一起署名。出版前,马克思多次向恩格斯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还给恩格斯写信,信中是这样说的:“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主要是为了我才把你的卓越才能浪费在经商上面,使之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苦恼。”过了几个月,马克思再次提起:“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繁重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事实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马克思逝世后,《资本论》这三卷的繁重的工作完全由恩格斯接续完成。恩格斯在他一生的最后12年,花费了极大心血,完成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马克思离世两年后,恩格斯还深情追忆,说“在各种专业上互相帮助,这早就成了我们的习惯”。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10
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是怎么产生的?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19
顾海良:我仔细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的基本倾向,实际上有三个主要的说法,一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凝固化,把恩格斯青年、中年和晚年的思想割裂开来,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是把马克思青年思想当作他思想的最高峰,而把后面的思想看作马克思思想的“衰退”,把恩格斯和马克思后来的不断发展的思想,都看作是“反对”青年马克思的,由此杜撰了所谓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论”,甚至把青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思想对立起来,杜撰了所谓马克思和马克思“对立论”。
二是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他们的思想发展是“断裂的”,认为“断裂”也造成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思想的“分裂”乃至“对立”。
三是抓住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片断,没有作出前后相连贯的理解,更没有作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的理解,抹杀了他们的思想过程、思想内涵和本质、思想精髓的内在统一性。在对这些被片断化的、碎片化的思想的胡乱“嫁接”中,杜撰了种种“对立论”的“神话”。
恩格斯在甲午战争爆发时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29
读+:恩格斯留下的著述中,有大量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论述。为什么他在180年前,会关注到遥远的中国?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38
顾海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恩格斯青年时代,中国问题依然是德国学术界的重要话题。青年恩格斯对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鸦片战争之后,恩格斯更为关注的是中国***发展问题。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2:50
恩格斯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1845年。这年2月,青年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提到英国通过国际贸易和战争手段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问题。在恩格斯关于中国问题的诸多论述中有对中国从19世纪40年代初至90年代上半期长达半个世纪的国事国运变迁的关注,有对英国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本质的深刻揭露,有对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高度评价和对中华文明的由衷赞赏,也有对急剧变动中的中国***前途的深切关注。
恩格斯在其一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中对中国的关注,时而集中、时而分散,但贯穿其中的主题,主要是对华贸易、对华战争、中国革命以及中华文明等问题还是十分清晰的。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在这场战争刚爆发时,恩格斯在1894年9月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提到:“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同月,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信中提到:“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因而中国苦力大批流入欧洲。”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3:02
读+:恩格斯有诸多对未来***的预言,这是否能看成他很超前?
顾海良:说他“超前”也可以,说他没有“超前”也可以。他对未来***只是作出“预测”;即使是这种“预测”,恩格斯也从来不对未来***的具体状况作出具体的描述。
恩格斯晚年一直强调:“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在对未来***的“预测”中,他更是强调:“无论如何,共产主义***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3:35
长江日报出品 作者:记者秦孟婷 海报:记者│秦孟婷 统筹│陈昌 设计│张莉 编辑:朱佳琪 校对:胡蝶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20-12-1 15:53:48
.